[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1830.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7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范爱武;杨巍;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26 | 分类号: | F23D14/26;F23D14/46;F23D14/6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气体入口 微小型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 导热系数 尾气出口 第一壁 凹腔 气体燃烧设备 燃烧效率 双层结构 现有设备 第二壁 燃烧器 壁面 连通 邻近 包围 加工 制造 | ||
1.一种微小型燃烧器,该微小型燃烧器包括彼此连通的气体入口(1)和尾气出口(2),以及位于这两者之间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
该燃烧器用于包围形成所述气体入口、尾气出口和燃烧室的整个壁面从内到外由双层结构共同组成,其中处于内侧的第一壁面(4)的导热系数被设计为高于处于外侧的第二壁面(5)的导热系数,并且该第一壁面(4)的厚度被设计为大于该第二壁面(5)的厚度;
此外,该燃烧室在邻近所述气体入口(1)的位置还加工有多个凹腔(3),所述凹腔(3)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面(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4)的导热系数被设计为≥10W/(mK);所述第二壁面(5)的导热系数被设计为≤1.0W/(mK)。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小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4)的厚度设计为所述第二壁面厚度的2倍以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4)的厚度设计为所述第二壁面厚度的2.5倍~3.0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3)的数量为2个,并且这些凹腔保持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面(4)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小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距离所述气体入口(1)的距离被设计为整个燃烧器总长的1/4~1/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小型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对于各个所述凹腔(3)而言,其被设计为具备直角梯形的剖面构造,并且其中相对较短的腰部位于邻近所述气体入口(1)的一侧,而相对较长的腰部远离所述气体入口(1)的另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18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