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含硫废水的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3907.8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0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真凯;王敏;王光明;周小舟;李硕;罗浩然;张优幽;杨洪;李天宝;孙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刘艳春;唐玉刚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废水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含硫废水的脱硫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可拆卸连通的便携式气源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和吸附单元;其中,所述便携式气源单元存储有非活性气体;所述便携式气源单元、所述吹脱单元、所述吸收单元和所述吸附单元能通过抗硫化软管连通。将便于运输的独立的便携式气源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和吸附单元运输至施工地点,在施工地点,用抗硫化软管将便携式气源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和吸附单元连接组装成脱硫装置,有效去除废水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在含硫废气的产生地点进行含硫废水处理,避免含硫废气的运输,确保运输和分析过程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通常涉及废水处理领域,且特别地,涉及便携式含硫废水的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当空气存在硫化氢、有机硫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时,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危害。上述气体浓度较低时,将产生较大的恶臭气味,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上述气体浓度高时将产生生命危险。其中硫化氢是广泛引起关注的毒性气体,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蛋;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
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一种弱酸,当它受热时,硫化氢又从水里逸出。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等有机硫也具有较大的毒性,浓度很低时就会产生较大的恶臭味,引起咳嗽和胸部不适;持续或高浓度吸入会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现象。VOC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影响,当VOC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含硫气田天然气、含硫盐矿等地下矿物开发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含硫化氢、有机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对这些废水进行处理,需采集废水样品进行成份和污染物浓度分析,以及开展无害化处理实验研究。但是,在样品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废水中的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挥发出来后,可能对采样人员和样品运输人员造成安全危害;有机硫、硫化氢等恶臭污染物也会对采样和运输人员及运输沿途造成恶臭污染。
目前,含硫废水采样过程中没有专用脱硫处理装置,存在较大的安全环保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含硫废水的脱硫装置,其包括便于运输的独立的便携式气源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和吸附单元,将密封的便携式气源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和吸附单元单独运输至施工地点,在施工地点,用抗硫化软管将便携式气源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和吸附单元连接组装成脱硫装置,有效去除废水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在含硫废气的产生地点进行含硫废水处理,避免含硫废气的运输,确保运输和分析过程安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内容。
该装置包括:可拆卸连通的便携式气源单元、吹脱单元、吸收单元和吸附单元;
其中,所述便携式气源单元存储有非活性气体;所述便携式气源单元、所述吹脱单元、所述吸收单元和所述吸附单元能通过抗硫化软管连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便携式含硫废水的脱硫装置中,所述吹脱单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吹脱单元上部的第一气体输入端和第一气体输出端;所述第一气体输入端与所述便携式气源单元的气体输出端通过抗硫化软管可拆卸连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便携式含硫废水的脱硫装置中,所述吸收单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吸收单元上部的第二气体输入端和第二气体输出端;所述第二气体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气体输出端通过抗硫化软管可拆卸连通;所述第二气体输出端与所述吸附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抗硫化软管可拆卸连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便携式含硫废水的脱硫装置中,所述吸附单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吸附单元上部的第三气体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3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茶照明手套
- 下一篇:趣味硬币自动分类储钱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