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5144.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9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蓝蛇伟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边带 止血 绑带 框体 出血 安装孔 安装条 止血带 贴片 观察 消毒 本实用新型 患者创伤 框体两侧 框体中部 外部压力 一体制出 下端面 放血 附肢 拉紧 嵌装 适配 血流 压紧 施加 血管 穿过 受伤 移动 | ||
一种止血带,包括框体、边带及绑带,所述框体两侧一体制出有边带,边带两侧制有通孔,绑带穿过通孔将框体及边带固定于患者创伤处,所述框体中部制有观察通孔,观察通孔两侧还制有安装孔,框体下端面内侧制有凹槽,凹槽内可嵌装消毒贴片;所述消毒贴片顶部制有两个与安装孔适配的安装条,该安装条上还穿装有止血棒。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紧绑带施加外部压力或压紧附肢中的血管来暂时阻止出血或血流,并允许受伤区域通过观察通孔进行放血,当出血受到控制后,通过增加止血棒防止因移动造成的二次出血,结构简单,止血迅速,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微、小创口的止血带。
背景技术
当发生紧急情况或者术后导致出血状况时,患者通常需要及时止血,人们通常采用压迫的方法进行止血。但是现有的止血带存在以下问题:1、单靠止血带的缠绕很难产生合适的压迫力,导致止血效果不佳;2、止血带缠绕完成后常常出现压迫的区域发生偏移的情况,使得部分区域无法及时压迫止血;3、止血带压迫止血后会沾染血液,只能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这些问题,研发出一种针对微、小创口使用的止血带,该止血带使用方便,止血迅速,并且在止血完毕后还可循环持续使用。
一种止血带,包括框体、边带及绑带,所述框体两侧一体制出有边带,边带两侧制有通孔,绑带穿过通孔将框体及边带固定于患者创伤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中部制有观察通孔,观察通孔两侧还制有安装孔,框体下端面内侧制有凹槽,凹槽内可嵌装消毒贴片;所述消毒贴片顶部制有两个与安装孔适配的安装条,该安装条上还穿装有止血棒。
而且,所述安装条由安装孔向上延伸至框体上部,安装条上制有固定孔。
而且,所述止血棒包括固定部及止血部,所述止血部两端制有固定部,固定部上制有固定凹槽,止血部为中空结构,底部制有出药口,止血部内设置有一可在止血部内任意滚动并控制出药口开闭的重力球。
而且,所述当止血棒固定凹槽恰好卡入安装条两固定孔内时,出药口位于观察通孔上部。
而且,所述消毒贴片中部制有与观察通孔相适配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紧绑带施加外部压力或压紧附肢中的血管来暂时阻止出血或血流,并允许受伤区域通过观察通孔进行放血,当出血受到控制后,通过增加止血棒防止因移动造成的二次出血,结构简单,止血迅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局部剖视);
图4为本实新型止血棒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止血带,包括框体3、边带2及绑带6,所述框体两侧一体制出有边带,边带两侧制有通孔1,绑带穿过通孔将框体及边带固定于患者创伤处,所述框体中部制有观察通孔10,观察通孔两侧还制有安装孔9,框体下端面内侧制有凹槽8,凹槽内可嵌装消毒贴片11;所述消毒贴片顶部制有两个与安装孔适配的安装条5,该安装条上还穿装有止血棒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蓝蛇伟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蓝蛇伟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5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