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5819.1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特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王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流件 挤筒 高分子熔融体 混合机构 混合件 本实用新型 超临界流体 单向流道 方向流动 均质溶液 临界流体 流动通道 汇流 供给部 | ||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合机构,是在一挤筒与一混合件间,设置有一汇流件,而使来自于该挤筒的高分子熔融体以及来自于一超临界流体供给部的超临界流体在该汇流件中汇流后再进入该混合件中混合为均质溶液,其中,位于该汇流件与该挤筒间,用供该高分子熔融体自该挤筒流入该汇流件的流动通道,为一单向流道,而仅容许高分子熔融体自该挤筒往该汇流件的方向流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混合机构,供混合超临界流体与高分子原料。
背景技术
超临界流体的气泡成核作用所产生的气泡,在已知技术中已被用以形成高分子成型物品内部的泡孔,作为物理性发泡的技术,相关的先前技术,则有如公开于本案申请前的中国200810900A及201201996A号的专利公开前案以及US3792839号专利案,均揭露了将超临界流体与高分子热熔流体经混合后,再注入模具中进行模制成形的加工程序。
由于射出机或押出机等加工装置中,用以使固态高分子原料受热熔融的挤筒,其并非以混合超临界流体与高分子熔融体为目的所设计,因此,为避免超临界流体与高分子原料在挤筒内未能完全混合,前述的专利前案是在高分子原料已受挤筒热熔成可流动的熔融体后,再将高分子原料熔融体与超临界流体导入一混合空间中,通过混合空间中的流道,使超临界流体与高分子熔融体进行混合。
上开专利前案中所揭的技术,是利用挤筒推送高分子熔融体的背压或射出压力,使高分子熔融体在该混合空间中流动,因此,维持该混合空间与挤筒内部空间的常通,即为高分子原料熔融体与超临界流体间得以混合的必要条件,而为满足该项条件,上开专利前案是使该混合空间直接自该挤筒的出料端口往外延伸而成,并使混合空间的延伸端末,适于直接与模具进行对接,据以将经混合后的混合原料注入模具内,以进行模制成型的加工。
上开专利前案所揭的技术,以挤筒的背压或射出压力提供作为原料混合的动力来源,即受限于背压或射出压力自身的限制,并无法因应高分子原料熔融体与超临界流体的混合所需,例如过低的背压衍生熔融体总体密度降低,易混入空气而影响成型品质,过高的背压则造成温度过高,影响原料品质,因此,就背压而言,其压力的高低即取决于高分子原料的组成,而非高分子原料熔融体与超临界流体的混合所需,而难以确保混合的均匀。
同时,直接连通的混合空间与挤筒内部空间,则因欠缺适当的控制技术,无法避免所导入的超临界流体逆流至挤筒内部空间中,使得单位超临界流体混合了超出预定混合量的高分子原料熔融体,除造成当下混合比例的异常外,更持续地影响到后续的混合比例,致使整体的混合状态不均,影响后续发泡成型时的气泡分布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机构,使高分子原料熔融体与超临界流体彼此的混合得以独立于挤筒外,不受挤筒的限制,使二者的混合得以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机构,它包括:
一汇流件,具有一座部,彼此间不直接连通的一第一入流道、一第二入流道与一出流道分设于该座部上,一汇流空间设于该座部内,并连通该第一入流道的一端、该第二入流道的一端与该出流道的一端,一单向阀设于该第一入流道中,用以阻挡由该汇流空间往该第一入流道方向的流动;
一挤筒,具有一筒身,一出料通道位于该筒身的一端并与该第一入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一超临界流体供给部,具有一供给流道,与该第二入流道连通;
一混合件,具有一身部,一混料空间设于该身部中,一入料通道连通该混料空间与该出流道的另一端;
藉此,能以该挤筒将高分子熔融体由该出料通道流入该汇流空间中,并使超临界流体由该供给流道流入该汇流空间中,再经由该出流道流入该混料空间中,使得以该混合件将该高分子熔融体与该超临界流体混合为均质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特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特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5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苯乙烯保温板的新型预发泡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泡零件部生产合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