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瓶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6299.6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陈塞;龙恒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B62B3/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瓶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瓶推车。
背景技术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
乙炔的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金属焊接方面。金属焊接是一种连接金属的制造或雕塑过程。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或不熔化,形成材料直接的连接焊缝。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来接合焊件。因为金属焊接是是最常见的将金属连接的方式,因此,乙炔在工业用途中相当的普遍。与此同时,乙炔的运输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野外作业时,对乙炔进行小批量(单瓶运输使用)时,没有配备相应的灭火等安全防范设备,乙炔在野外空旷的环境下发生燃烧,将会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严重时,还会发生重大火灾。
中国专利(CN201620067033.2)一种气瓶推车,包括气瓶托盘、车架、把手、后轮架、后轮、前轮(6)、托环、铁链;车架为两个直钢管平行放置而成,气瓶托架连接在车架下端,与车架呈90°;车架下末端安装两个前轮,车架上末端设置把手,把手与车架间呈120°至150°;后轮架由车架中部延伸出来两根钢管交于后轮处,使后轮架与车架呈三角形,后轮安装在后轮架两根钢管交汇处;托环为弧形的钢管,两端分别固定在车架的两根钢管上,设置在气瓶放置空间的约1/3和2/3高度位置;托环旁边设置铁链用于固定气瓶。这种结构的气瓶推车仅仅是满足了对气瓶的运输要求,但是针对于消防设施相对薄弱的野外运输作业时,会存在运输安全性差的缺点;其次,还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的缺点。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运输稳定,安全性高的气瓶推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运输稳定,安全性高的气瓶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瓶推车,包括车架,在车架背地一侧设置有气瓶盛放架,在车架的近地侧可转动的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火器盛放架,所述灭火器盛放架连接于车架上的气瓶盛放架的下侧或者左右方向的外侧棱边处。
本技术方案中,气瓶推车具有运输气瓶的功能的同时,还设置有灭火器盛放架,这样,针对于消防设施相对薄弱的野外运输作业时,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运输一些易燃易爆的气体,极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严重时还会造成严重的此生危害;在运输气瓶时,同时在灭火器盛放架内放置有灭火器,能够大大的提高运输的安全性,降低运输是发生火灾的风险。
作为优化,所述车架包括倾斜设置的矩形架,气瓶盛放架设置在矩形架背地的一侧,并且在矩形架的下端横向两侧可转动的安装有所述滚轮。
这样,整个气瓶推车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并且还方便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灭火器盛放架4固定连接于矩形架5横向的一侧且灭火器盛放架4的长度方向沿矩形架5的长度方向设置。
这样,整个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占用的横向空间小,并且在从灭火器盛放架内取出灭火器时方便快捷。
作为优化,所述车架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于矩形架的上端,支撑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滚轮。
这样,整个气瓶推车在闲置时放置所需的空间更小,并且在使用时,只需提供推力,而节省了将气瓶推车的上端向上提起的力,使用时更加方便省力。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杆为沿矩形架横向间隔布置的两根,且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各自连接于矩形架上端的两个端点处。
这样,整个气瓶推车在闲置放置时稳定性更好,并且整个气瓶推车的车架受力更加合理。
作为优化,所述车架还包括两根横向支杆,两根横向支杆各自的一端一一对应的连接在两根支撑杆的下部,两根横向支杆各自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连接于矩形架的两个侧边。
这样,整个气瓶推车的刚性更好,不易变形,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矩形架的上部具有一弯折呈水平的水平段形成拉手部。
这样,方便操作者使用气瓶推车,并且使用时更加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6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