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形电视前框自动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9595.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壹;刘涛;邓继开;李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钟茜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具 支架 自动取出装置 前框 水平传送带 本实用新型 电视 取出 长度方向间隔 硅胶材质 气缸驱动 上下升降 升降机构 同步驱动 夹口 气缸 变形 传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电视前框自动取出装置,所述弧形电视前框经一水平传送带机构传送;所述自动取出装置包括两个沿水平传送带机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内侧相对设有一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分别经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为硅胶材质,并且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相对分别设有一夹口;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经一升降机构同步驱动上下升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自动取出装置自动取出位于水平传送带机构上的抱具,避免人工取出时造成弧形电视前框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电视前框自动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电视注塑生产日新月异的时代,产品不断的复杂化、美观化,全自动生产考验着每一个技术人员的实力,使我们共同迈步走向工业4.0。因产品为弧形斜度较大,传统式的吸取无法使用,导致必须用人工去拿,造成人力浪费、产量过低无效率、生产周期不稳定产品尺寸波动较大、半自动人员取出危险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弧形电视前框自动取出装置,提高取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弧形电视前框自动取出装置,所述弧形电视前框经一水平传送带机构传送;所述自动取出装置包括两个沿水平传送带机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内侧相对设有一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分别经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为硅胶材质,并且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相对分别设有一夹口;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经一升降机构同步驱动上下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槽铝型材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滑动设置于一竖向滑槽内,另一端经一连接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竖向设置于水平传送带机构旁侧的丝杆升降机构,所述丝杆升降机构经一电机驱动,所述丝杆升降机构的滑动螺母经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在初始状态下的距离等于弧形电视前框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的下方分别设有一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的挡块向下延伸至水平传送带机构的传送带上;所述电机、行程开关、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与一控制单元电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自动取出装置与弧形电视前框的水平传送带机构配合,实现流水作业,提高取出效率;通过硅胶材质的第一抱具和第二抱具相对动作夹取弧形电视前框,防止在夹取过程中造成电视前框的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水平传送带机构;2-弧形电视前框;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升降机构;6-连接板;7-第一抱具;8-第二抱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三捷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9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快速模具制造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翻爪卧卷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