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坠装置及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0075.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苏郦;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信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E04G5/0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脚手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坠装置及脚手架。所述防坠装置包括附墙支座、限位支顶器、弹簧和防坠机构;附墙支座的一端固定于建筑墙面,另一端固定于脚手架的导轨上;限位支顶器的一端固定于附墙支座上,另一端支顶于导轨的档杆上;弹簧的一端与附墙支座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支顶器连接;防坠机构设置于附墙支座的底部,防坠机构包括有重力感应单元、信号接收单元、电磁阀、驱动单元和防坠档杆,防坠档杆在未工作状态不与导轨的档杆相接触;重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导轨是否下坠,在导轨下坠时发送信号给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信号并开启电磁阀,电磁阀开启后控制驱动单元驱动防坠档杆向导轨的档杆方向移动并与档杆卡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坠装置及脚手架。
背景技术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仅在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高度上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建设这样一系列的高楼大厦的时候,必不可少的要使用到脚手架,也称之为爬架。由于楼层高,使用的则是自动升降的脚手架,能够沿着建筑物自由的往上攀升或者下降,与传统的脚手架相比,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善:1、不必翻架子;2、免除了频繁拆装工序,因为对于爬架而言,一次组装后就可以一直用到施工完毕;3、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4、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5、安全系数有了改善。基于以上这些优点,在目前的市场上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推广。
但是不管对于哪一种类型或者型号的脚手架,最重要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安全系数,因为是施工人员直接踩在脚手架上作业的,对安全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升降脚手架主要由水平桁架和竖向主框架搭建成主框架,并且在所述竖向主框架上的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导轨,然后通过电动提升机运载各种施工耗材进行作业。
在架体使用时,需要安装支顶器装置进行防坠,导轨需卡阻在支顶器上,支顶器通过附墙支座固定于建筑结构上,从而进行防坠。现有的防坠装置通常由支顶器、附墙支座和两个弹簧构成,两个弹簧用于拉结支顶器,其主要原理在于当导轨的下坠速率大于弹簧的收缩速率时会将导轨卡死以防止其下坠。但是现有的防坠装置具有一旦发生下坠,不能立即制动,而是在导轨与防坠装置相对滑动一段距离后才停止下坠,反应速度慢,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坠装置及脚手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防坠装置具有一旦发生下坠,不能立即制动,而是在导轨与防坠装置相对滑动一段距离后才停止下坠,反应速度慢,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包括附墙支座、限位支顶器、弹簧和防坠机构;所述附墙支座的一端固定于建筑墙面,另一端固定于脚手架的导轨上;所述限位支顶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附墙支座上,另一端支顶于所述导轨的档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附墙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支顶器连接;所述防坠机构设置于所述附墙支座的底部,所述防坠机构包括有重力感应单元、信号接收单元、电磁阀、驱动单元和防坠档杆,所述防坠档杆在未工作状态不与所述导轨的档杆相接触;所述重力感应单元用于感应所述导轨是否下坠,在导轨下坠时发送信号给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并开启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开启后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所述防坠档杆向所述导轨的档杆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档杆卡接。
优选地,所述防坠档杆与导轨的档杆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顶器斜撑支顶与导轨的档杆上,与所述档杆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处于45°-60°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相对设置于所述限位支顶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限位支顶器包括顶头、可调螺杆和螺套;所述顶头与所述可调螺杆连接;所述可调螺杆与螺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头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支顶在所述导轨的档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信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信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0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CMC胶液分散程度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