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0405.8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3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354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铜板 冷轧 多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其结构包括支架、底板、支板、上压辊、下压辊、轴承、固定片、齿轮、调节装置、调节杆、螺母、齿形带、电动机,支架的顶部焊接有底板,底板左右两侧焊接有支板,支板中部架设有上压辊、下压辊,上压辊一端安装有轴承,轴承与固定片铆接,下压辊一端安装有齿轮,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一端设有调节杆,调节杆顶部安装有螺母,齿轮外围套有齿形带,支架底部安装有电动机,齿轮通过齿形带与电动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设有的多重压辊之间距离可微调,与应用控制软件的结合,通过软件计算和所需规格进行比对,实现对铜板带带材板形的完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属于金属板材加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由于国外机械发展较早,铜板带的生产和加工技术被牢牢掌握在美欧日等国家,随着中国技术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铜板带加工产业发展迅猛,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世界铜加工领域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铜板带的加工生产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不能满足高精尖技术领域对铜板带的要求,当需求精度较高的产品时,我国依然通过国外进口进行采购。就目前技术而言,虽然相关机械设备生产方法效率高,耗能低,但对铜板带表面精度的统一性难以控制。
现有的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该设备安装有多个压辊,从而实现对铜板带上、下、左、右四面进行冷轧,通过分散式网络控制系统对电气传动系统和应用控制软件实时进行远程操作,从而实现铜板带相应规格、参数、比例,当所有软件系统调试完毕,通过多重辊对铜板带进行冷轧,制造出适合要求精度高的铜板带,目前技术并不能实现对铜板带表面精度的统一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其结构包括支架、底板、支板、上压辊、下压辊、轴承、固定片、齿轮、调节装置、调节杆、螺母、齿形带、电动机,所述支架的顶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焊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中部架设有两上压辊、两下压辊,所述上压辊一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固定片铆接,所述下压辊一端安装有齿轮,所述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一端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顶部安装有螺母,所述齿轮外围套有齿形带,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齿轮通过齿形带与电动机相连接,所述底板中部边缘设有侧压辊,所述侧压辊底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外围套有齿形带,所述底板底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齿形带与电动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下压辊两端焊接有支杆,通过支杆架设与支板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穿过支板内部,其一端伸出与支板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上下可微调距离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两上压辊、下压辊之间距离10cm。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有侧压辊的控制装置结构与下压辊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其有益效果如下:设有的多重压辊之间距离可以进行微调,再与应用控制软件的结合,通过软件计算和所需规格进行比对,实现对铜板带带材板形的完美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铜板带冷轧的多重辊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0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效吸汗透气手术衣
- 下一篇:一种防工件夹塞的锯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