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电源装置和通信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0740.8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柒;方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H01Q1/22;H01Q1/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臧静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结构 容纳槽 电源腔室 后备电源 通信基站 无线设备 底壁 天线 第一连接部 备用电源 电源装置 天线外罩 相邻设置 侧壁 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 连接线设置 连接通信 外部接线 相对设置 挂设 盛装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电源装置和通信基站,用于连接通信设备和后备电源,连接结构包括:电源腔室,用于盛装后备电源;容纳槽,与电源腔室相邻设置,容纳槽包括底壁和连接于底壁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容纳槽通过底壁与电源腔室相邻设置,该容纳槽用于容纳无线设备;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容纳槽相对的两个侧壁外侧,天线外罩固定于该第一连接部,天线位于天线外罩与电源腔室之间,通过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能够将通信基站和后备电源集成为一个装置,不会增加通信设备的挂设面积,且备用电源和无线设备及天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可以将备用电源和无线设备及天线之间连接线设置于连接结构内部,减少了外部接线,提高了通信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电源装置和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设备通常是将无线设备、天线与天线外罩进行集成,并将设备悬挂在路灯杆或墙壁上,如遇停电,且通信设备没有后备电源,则通信设备立即停止运行。现有技术中部分通信设备增加了一个独立的防水型UPS做为后备电源,该后备电源体积大,需要独立悬挂路灯杆或墙壁上,不仅会增加路灯杆或墙壁的负重和悬挂面积,而且无线设备、天线和后备电源之间的外露的连接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电源装置和通信基站,旨在为通信设备提供后备电源的同时,不会增加通信设备的挂设面积,并减少通信设备的外部接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用于连接通信设备和后备电源,通信设备包括无线设备、具有开口的天线外罩和位于天线外罩内的天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源腔室,用于盛装后备电源;容纳槽,与电源腔室相邻设置,容纳槽包括底壁和连接于底壁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容纳槽通过底壁与电源腔室相邻设置,该容纳槽用于容纳无线设备;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容纳槽相对的两个侧壁外侧,天线外罩固定于该第一连接部,天线位于天线外罩与电源腔室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容纳槽的横截面呈U形,无线设备卡设于呈U形的容纳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为容纳槽两个侧壁端部向外延伸形成的翘起部,与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无线设备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且一个第一连接部、一个第二连接部和与其连接的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的横截面呈F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的电源装置,通信设备包括无线设备、具有开口的天线外罩和位于天线外罩内的天线,电源装置包括壳体和电芯;壳体包括电源腔室,用于盛装电芯;壳体还包括容纳槽,与电源腔室相邻设置,容纳槽包括底壁和连接于底壁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容纳槽通过底壁与电源腔室相邻设置,该容纳槽用于容纳无线设备;壳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容纳槽相对的两个侧壁外侧,天线外罩固定于该第一连接部,天线位于天线外罩与电源腔室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电源和,/或通信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无线通信单元,和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发送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扩展锂电单元、锂电单元和整流逆变单元,采集单元、无线通信单元、锂电单元、锂电单元和整流逆变单元平铺于沿横向平铺于电源腔室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包括无线设备、具有开口的天线外罩和位于天线外罩内的天线,还包括上述电源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防水涂层,涂设于电源装置和无线设备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天线外罩包括与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一固定部,且第一固定部由天线外罩开口的两端向靠近天线外罩内部延伸形成,天线外罩通过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0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树形基站
- 下一篇:去除绝缘导线内水分的电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