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2596.1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梁之海;王永锋;刘俊斌;杜越;赵久远;朱山山;郭彦召;严朝锋;王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大同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拢 段顶推传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包括呈水平布设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为空心结构,所述传力杆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结构,所述传力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底板和后底板,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均与所述传力杆呈垂直布设,所述后底板的后端与用于顶推所述传力杆的顶推机构连接,所述顶推机构与所述传力杆布设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传力杆的外侧卡装有用于对所述传力杆横向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将所述传力杆的内部填充混凝土结构,在传力杆受到顶推力时,由传力杆和混凝土共同承担,有效的增加了该顶推传力装置的强度;通过限位框的设置有效保证了传力杆位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桥梁设计理论、建造技术和装备方面正在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连续刚构桥是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分主跨为连续梁的多跨刚构桥和多跨连续-刚构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两个以上主墩,采用墩梁固结体系,具有T形刚构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连续刚构桥中跨合拢段施工时,一般需要施加顶推力,以消除施工期温度及长期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采用外刚性支撑构造(也称刚性支撑构造,如外置式劲性骨架)进行顶推时,顶推力施加前应先在合拢段的底板及顶板上方设置预埋构件,并在最后一个悬臂浇筑节段实施预埋。实际顶推时,顶推机构的顶推力通过顶推传力装置施加于合拢段底板或顶板的预埋构件上;顶推完成后,顶推传力装置与预埋底座进行连接并锁定。其中,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是指连续刚构桥的主梁中进行合拢的梁段,即连续刚构桥主梁的结合部位,包括边跨合拢段和中跨合拢段。
现有的顶推传力装置,一般采用型钢或由型钢焊接而成,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锁定及顶推位置均位于顶推传力装置的中间部位,由于要设置顶推机构导致中间部位构造复杂,整体刚度降低;第二、顶推过程中,顶推传力装置仅通过两端进行限位,而在顶推传力装置受力不稳定时会产生上下左右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通过将所述传力杆的内部填充混凝土结构,在传力杆受到顶推力时,由传力杆和混凝土共同承担,有效的增加了该顶推传力装置的强度;通过限位框的设置有效保证了传力杆位置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布设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为空心结构,所述传力杆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结构,所述传力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底板和后底板,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均与所述传力杆呈垂直布设,所述后底板的后端与用于顶推所述传力杆的顶推机构连接,所述顶推机构与所述传力杆布设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传力杆的外侧卡装有用于对所述传力杆横向位置进行限制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与已施工完成的中跨主体结构或该中跨施工所用的挂篮连接。
上述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力杆由第一型钢和套装在所述第一型钢外部的第二型钢组成,所述第一型钢均包括两个槽口相对布设的第一槽钢,所述第二型钢包括与所述第一槽钢呈垂直布设且槽口相对布设的两个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布设的同一平面上。
上述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槽钢的外侧与第二槽钢的内侧焊接连接。
上述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与所述传力杆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为直角三角形板,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一个直角边与所述前底板或后底板连接,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传力杆连接。
上述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底板与所述顶推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传力杆的垫板。
上述一种中跨合拢段顶推传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框与已施工完成的中跨主体结构或该中跨施工所用的中的挂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2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束斑检测器组件
- 下一篇:脚扣承重力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