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2845.7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剑;朱冬根;胡国芳;吴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0 | 分类号: | F16N7/30;F16N2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润滑系统,属于轨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润滑系统常用在轨道设备上,如果缺少这一个环节,那将对轨道的磨损及设备运输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而要保证润滑后的轨道适用且让不浪费润滑油,这就对车体驶过轨道的时间及润滑油出口的压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精准均匀地提供轨道润滑油,在长期的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润滑系统,旨在均匀、时效、节约及稳定地向轨道供给润滑油,防止轨道被摩擦加速损坏,保证运输载体运行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轨道润滑系统,所述轨道润滑系统安装与轨道相连接,包括压缩机、容器罐和出油机构,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和容器罐相连通,且该管道上安装有可控制的电磁阀,所述容器罐内储存润滑油,轨道内设有通道,轨道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通道相连通,所述通道通过管道和容器罐相连通,所述出油机构包括密封层、弹簧和受力载体,所述弹簧限位于通道内,所述弹簧与密封层相连接,所述密封层与受力载体相连接,所述受力载体位于凹槽内,自然状态下,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密封层密封凹槽与第二通道之间的开孔,受力载体顶端凸出于轨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上述轨道润滑系统,其中:所述轨道内的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和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和第一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凹槽与第二通道另一端相连通,且第二通道的孔径大于第一通道的孔径,所述弹簧限位于第二通道内。
进一步地,上述轨道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密封层包括挡片和密封圈,所述挡片一侧与弹簧相连接,另一侧连接密封圈,且挡片设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与挡片形状相同,大小相适,二者环形凹槽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上述轨道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受力载体为上部成半球型,下部呈圆柱形结构,其上部呈为受力面,下部圆柱形部分贯穿凹槽与第二同道之间的开孔,且受力载体下部圆柱形部分与所述开孔之间形成供润滑油溢出的间隙,受力载体下部圆柱形部分底部限位于挡片和密封圈地环形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上述轨道润滑系统,其中:所述挡片上设有一连接杆,所述受力载体下部圆柱形部分与连接杆相连接,从而使得受力载体与挡片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轨道润滑系统,其中:所述压缩机和容器罐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实用新型轨道润滑系统可以在有车体通过时,可以自动、均匀、稳定的为轨道提供润滑油,减少轨道摩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图1是立推式加热炉和轨道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立推式加热炉轨道侧视图;
图3是出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密封层;2-弹簧;3-受力载体;4-连接杆;5-第一通道;6-第二通道;7-凹槽;8-轨道;9-加热炉;10-容器罐;11-润滑油管;12-压缩机;13-减压阀;14-压缩空气连通管;15-电磁阀;16-固定轨道;17-活动轨道;18-出油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润滑系统与轨道8相连接,包括压缩机12、压缩空气连通管14、容器罐10、润滑油管11和出油机构18,所述压缩机12通过压缩空气连通管道14和容器罐10相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连通管14上安装有电磁阀15,所述容器罐10内储存润滑油,所述轨道8内设有通道,轨道8的表面设有凹槽7,轨道8内的通道包括第一通道5和第二通道6,第一通道5的一端通过润滑油管11和容器罐10相连通,第二通道6的一端和第一通道5的另一端相连通,凹槽7与第二通道6另一端相连通,且第二通道6的孔径大于第一通道5的孔径,所述出油机构18包括密封层1、弹簧2和受力载体3,所述弹簧2限位于第二通道6内,弹簧2与密封层1相连接,密封层1与受力载体3相连接,受力载体3位于凹槽7内,自然状态下,在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密封层1密封凹槽7与第二通道6之间的开孔,受力载体3顶端凸出于轨道8的外表面,受力载体3受力时,弹簧2成压缩状态,受力载体3收缩于凹槽7内,密封层1脱离凹槽7与第二通道6之间的开孔,润滑油即可从凹槽7与第二通道6之间的开孔溢出,经凹槽7开口溢出至轨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2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