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3260.7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明;田玉奎;徐学磊;马天祥;钱建华;杨耀宗;马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衬砌 防水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外侧的防水基层和防水层,所施工隧道初期支护上设置有供防水层安装的多个安装挂钩,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挂环,防水层包括多个防水板,相邻两个防水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相邻两个防水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防水层密封性的检测装置,防水基层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与防水基层通过连接件连接,缓冲层与防水层粘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投入成本少;通过将防水层的内侧与安装挂钩进行连接,同时将缓冲层的外侧与防水层的内侧粘接,对防水层进行两层固定,有效的保证了防水层的安装牢固;通过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对防水层的密封性进行检测,保证防水层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前需要对初期支护后的隧道边墙及拱部进行防排水施工,以防止隧道在运营过程中出现渗漏水现象。目前的防水结构包括通过喷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抹面的基层,在基层上依次设置土工布和防水板实现防水。现有隧道中防水板的安装布设通常采用吊带式安装、热熔垫圈铺设、胶粘式防水板等铺设方式。吊带式防水板是在生产时按照固定间距在防水板的一面生产上吊带,在工程施工中,在隧道岩体上打入挂钩,然后把防水板的吊带系到挂钩上,这样安装防水板与结构物不密贴,特别是在施工隧道拱圈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自重容易把防水板拉扯下来,起不到防水作用。热熔垫圈铺设的防水板,是在岩面上先安装渗水土工布,然后布设热熔垫圈,再把防水板和热熔垫圈使用热熔器将两者焊接在一起,这种防水板温度不易控制且容易焊穿防水板,且焊点牢固性差,由于热熔垫圈布设存在较大间距,同样产生吊带式防水板的不利效果。对于胶粘式防水板铺设,是在工厂生产时,防水板面上已经涂有粘胶,在施工时,撕去粘胶保护膜,把防水板粘到隧道岩面上,这要求岩面必须干净、平整,但实际隧道中无法做到,这导致粘结不稳,起不到防水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投入成本少;通过将防水层的内侧与安装挂钩进行连接,同时将缓冲层的外侧与防水层的内侧粘接,对防水层进行两层固定,有效的保证了防水层的安装牢固;通过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对防水层的密封性进行检测,保证防水层的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外侧的防水基层和设置在所述防水基层外侧的防水层,所施工隧道初期支护上设置有供所述防水层安装的多个安装挂钩,每个所述安装挂钩均与所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呈垂直布设,所述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挂钩相配合的挂环,所述防水层包括沿所施工隧道延伸方向布设的多个防水板,相邻两个所述防水板之间的搭接长度为8cm~10cm,相邻两个所述防水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防水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防水层密封性的检测装置,所述防水基层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防水基层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呈梅花形布设,所述缓冲层的外侧与所述防水层的内侧粘接。
上述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压力表和对所述进气口进行充气的打气筒。
上述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层包括多块土工布,相邻两块所述土工布之间的搭设长度为5cm~8cm。
上述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水板为塑料防水板。
上述一种隧道衬砌防水施工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的距离为50cm~100cm,所述连接件为水泥钉或膨胀螺栓,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层之间设置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3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智能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泵体轴瓦阻油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