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3538.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薛宇;陈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
主分类号: | H01R24/20 | 分类号: | H01R24/20;H01R24/28;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型插头 圆柱型插座 防水外套 插针 电动自行车电机 电动自行车 凸起圆环 耦合装置 引出线 匹配 本实用新型 电机引出线 凹陷圆环 插头 圆柱型 插座 插孔 防水性能 总线连接 总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耦合装置,其中,包括:圆柱型插头和与所述圆柱型插头匹配的圆柱型插座,圆柱型插头上设置多个插针,圆柱型插座上设置多个与圆柱型插头上的插针相匹配的插孔以用于插入插针,插针用于与电机引出线/电动自行车总线连接,插孔用于与电动自行车总线/电机引出线连接,圆柱型插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头防水外套,圆柱型插座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座防水外套,插头防水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圆环,插座防水外套上设置有与凸起圆环相匹配的至少两个凹陷圆环,当圆柱型插头插入圆柱型插座时,凸起圆环能够固定在凹陷圆环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耦合装置有效提高了电动自行车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电机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普遍使用八芯线(3根动力线和5根信号线),每一根动力、信号线均使用绝缘层包裹,8根导线组合在一起,再使用绝缘层包裹,整个导线的防水性能很好,可以做到长时间浸在水中,不出现问题。电动自行车电机的防水等级也可以做到长时间浸在水中,直接在水中运转。但是,电机的引出线和车辆连接的耦合装置,多年来一直使用几乎不能防水的传统插头和插座,影响了整个电动自行车的防水性能,而且这个传统的插头和插座往往还安装在电动自行车车身下面。
因此,如何提高电动自行车的防水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耦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耦合装置,其中,所述电动自行车电机引出线耦合装置包括:
圆柱型插头和与所述圆柱型插头匹配的圆柱型插座,所述圆柱型插头上设置多个插针,所述圆柱型插座上设置多个与所述圆柱型插头上的插针相匹配的插孔以用于插入所述插针,所述插针用于与电机引出线/电动自行车总线连接,所述插孔用于与电动自行车总线/电机引出线连接,
所述圆柱型插头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头防水外套,所述圆柱型插座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座防水外套,所述插头防水外套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圆环,所述插座防水外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圆环相匹配的至少两个凹陷圆环,当所述圆柱型插头插入所述圆柱型插座时,所述凸起圆环能够固定在所述凹陷圆环内。
优选地,所述插头防水外套上设置三个凸起圆环,所述插座防水外套上设置三个凹陷圆环。
优选地,两个相邻的所述凸起圆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3mm,两个相邻的所述凹陷圆环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3mm,且所述凸起圆环和所述凹陷圆环均为直径为0.8mm的半圆结构。
优选地,所述插座防水外套上设置有弹簧钢丝圈,所述弹簧钢丝圈靠近所述圆柱型插座的端面位置。
优选地,所述弹簧钢丝圈通过热塑固化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插针防水外套上,并形成弹簧凸起圆环,所述弹簧凸起圆环为直径1.2mm的半圆结构,所述弹簧钢丝圈距离所述圆柱型插座的端面位置3mm。
优选地,所述圆柱型插头与所述插头防水外套通过热塑固化一体成型,所述圆柱型插座和所述圆柱型插座外套通过热塑固化一体成型,所述圆柱型插头、所述插头防水外套、所述圆柱型插座和所述圆柱型插座外套的制作材料均为PVC材料。
优选地,所述圆柱型插头上设置有成双环形分布的5个信号线插针和3个动力线插针,外环形上设置有3个间隔距离对应的圆心角度均为120°的动力线插针和3个间隔距离对应的圆心角度均为120°的信号线插针,且外环形上的动力线插针和信号线插针间隔设置,所述外环形上的动力线插针与信号线插针的间隔距离对应的圆心角度为60°,内环形上设置有两个间隔距离对应的圆心角度均为120°的信号线插针。
优选地,所述插针的长度大于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未经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3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排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