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大气电偶腐蚀试验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3926.9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蒋全通;张倩;张杰;段继周;侯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大气 腐蚀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腐蚀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镁合金大气电偶腐蚀试验架。
背景技术
镁合金因其质量轻、比强度及比刚度高,并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性、减震性、切削加工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镁合金的主要服役环境为大气环境,因此镁合金大气腐蚀最为普遍。研究镁合金的大气腐蚀行为,了解不同环境中镁合金的腐蚀特性和腐蚀规律,对合理选用防护措施,延长设备和构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镁合金在服役过程中,往往与其它金属材料接触在一起,共同构成零件的整体。但是由于镁合金腐蚀电位很低,形成接触电偶,导致镁合金腐蚀速率增大。尽管理论上镁合金电偶腐蚀可通过隔离与其它金属材料的直接接触来控制,但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直接接触是不可避免或必要的,有时尽管用绝缘隔离体或表面处理的方法也不能彻底消除镁合金的电偶腐蚀效应。因此,对镁合金电偶腐蚀进行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丰富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理论,促进镁合金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目前,相关领域未见相似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研究镁合金在真实服役环境中的电偶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大气电偶腐蚀试验架。
该试验架用于大气环境中,用于研究不同种类、不同阴阳极面积比、不同服役环境、不同服役周期等因素对镁合金电偶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镁合金大气电偶腐蚀试验架,包括支撑架、试片固定架、双头导线、镁合金试片及阴极材料试片,其中试片固定架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镁合金试片和阴极材料试片可滑动地绝缘安装在所述试片固定架上,所述镁合金试片和阴极材料试片上均连接有两根双头导线,所述镁合金试片上的两根双头导线分别与所述阴极材料试片上的两根双头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试片固定架包括第一试片固定架和第二试片固定架,所述第一试片固定架和所述第二试片固定架上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试片滑槽,各试片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试片固定轮柱,所述镁合金试片和所述阴极材料试片的两侧均通过试片固定轮柱挤压摩擦固定。
所述试片固定轮柱包括绝缘外壳和贯穿于所述绝缘外壳中心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限位于所述试片滑槽内,另一端通过螺母锁紧。
所述绝缘外壳为圆柱形结构、并且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所述第一试片固定架和所述第二试片固定架之间设有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导线固定架,所述导线固定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导线连接件,所述导线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镁合金试片和阴极材料试片上的所述双头导线。
所述导线固定架上沿所述镁合金试片和所述阴极材料试片的滑动方向设有导线滑槽,所述导线连接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导线滑槽内。
所述导线连接件包括绝缘螺栓和绝缘螺母,所述绝缘螺栓的一端限位于所述导线滑槽内,另一端通过与所述绝缘螺母配合,实现所述双头导线的连接。
所述第一试片固定架、所述第二试片固定架及所述导线固定架均采用铝合金材质。
所述双头导线的一端为剥离绝缘塑料外皮的铜丝,所述铜丝以缠绕的方式固定于所述镁合金试片的孔洞上、并且通过环氧树脂导线固定剂固定,所述双头导线的另一头为铜插片,所述铜插片固定于所述导线连接件上。
所述支撑架采用不锈钢材质,包括固定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支撑管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整体便于快速拆卸、安装,多部件可以滑动后固定,满足不同尺寸试件的试验需要,各部件可连续组装,满足多组试验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固定试片的轮柱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材质柔软,在大气环境中不易被腐蚀,通过挤压摩擦的方式固定试片,绝缘的同时不损坏试片;
3.本实用新型使用环氧树脂将试片及连接铜丝进行滴铸固定,隔绝大气环境,避免由于试片与铜丝接触引起的局部腐蚀,从而减小试验失败率、降低试验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试片固定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导线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3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带电擦除模块的电子书写本
- 下一篇:一种高温缓蚀剂的筛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