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式轴箱轴承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4602.7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0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叶联龙;黄冠华;陈刚;许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海冬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轴箱 轴承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式轴箱轴承传感器。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车轴与轴承、轴承滚子与内外圈摩擦产生热量。当轴承状态异常出现某些故障后,轴承与车轴摩擦加剧,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多,轴箱温度持续上升。当轴箱内温度过高时,不仅轴承工作状态和寿命会受到影响,其他零部件也会受到破坏,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但是轴承故障并不都伴随轴箱温升高,特别时在故障早期,很多故障表现为冲击振动。
对于引起轴箱温升高的轴承故障,可以通过采集轴箱内温升数据来检测分析;其他表现出振动的早期故障,通过采集轴承故障产生的冲击脉冲,利用共振解调法分析,也能发现。同时检测轴承的温度和振动信号,对轴承故障的诊断十分必要。
目前在铁路线路上广泛应用的轴承检测方法是红外线轴温探测法,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存在响应慢,不精确的缺点,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探针式轴温检测装置或者振动诊断装置存在,但是大都系统结构复杂,不易安装维护,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直到目前在铁路运行的车辆上,还没有同时检测轴箱轴承温度和振动的传感器。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式轴箱轴承传感器,包括线缆、传感器螺栓体、弹性段和传感头,所述传感器螺栓体与弹性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性段的另一端与所述传感头连接,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头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外面电源相连接。
较佳的,所述传感器螺栓体设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六角螺栓头和带轴肩的圆柱凸台。
较佳的,所述弹性段为一橡胶圆环,将所述圆柱凸台和所述传感头的尾部直接嵌套在所述弹性段的两端。
较佳的,所述螺杆上设有外螺纹,能够与轴箱壁上的螺纹孔联接拧紧。
较佳的,所述传感器螺栓体和所述弹性段的中间内部有一孔洞,用于将线缆从传感器内部引出。
较佳的,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一密封垫圈,嵌套在所述螺杆上,用于防止传感器的松动和安装孔的密封。
较佳的,所述密封垫圈由防松垫圈和非金属软垫片重叠在一起组合而成。
较佳的,所述传感头和轴承的外圈之间还设有一防磨垫片,用于保护传感头。
较佳的,所述弹性段为圆柱压缩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传感头的尾部和所述圆柱凸台上。
较佳的,所述密封垫圈为一片防松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检测轴箱轴承温度和振动的、结构简单、易拆装、方便更换和维修。2,本实用新型能够能保证传感器与轴承外圈直接接触,同时直接检测轴承的温度和振动信息,实时响应,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时位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段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线缆 2.传感器螺栓体 3.密封垫圈 4.弹性段 5.传感头 6.防磨垫片 7.轴箱壁 8.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接触式轴箱轴承传感器,包括线缆1,传感器螺栓体 2,弹性段4和传感头5。
传感器螺栓体2设有一螺杆21,螺杆21上有外螺纹,能够与轴箱壁7上的螺纹孔联接拧紧,防止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导致传感器松动。螺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标准的六角螺栓头22和带轴肩的圆柱凸台23。
带轴肩的圆柱凸台23连接一弹性段4,弹性段4为一橡胶圆环,可以通过挤压从而弹性变形。弹性段4可将带轴肩的圆柱凸台23直接嵌套在一端的圆环内中。
弹性段4的另一端连接一传感头5,传感头5可以检测准确的检测温度和振动信号。传感头5的尾端嵌套在弹性段4另一端的圆环内中;弹性段4的两端分别与传感器螺栓体2和传感头5紧密连接成为一体,便于拆装及长时间使用导致破损和或损坏,方便更换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海冬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海冬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4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部件损耗自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对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