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激光显示绿光的双包层晶体平板波导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5368.X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梁万国;陈怀熹;李广伟;冯新凯;缪龙;邹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G02F1/365;G02B1/11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刘广合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层 内包层 外包层 激光显示 非线性晶体 波导器件 激光晶体 晶体平板 双包层 绿光 准位 匹配 激光显示光源 本实用新型 从上至下 绿色激光 水平设置 同一水平 一端连接 折射率差 低成本 高功率 衬底 可用 制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显示绿光的双包层晶体平板波导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外包层、第一内包层、晶体芯层、第二内包层、第二外包层和衬底;所述第一内包层和第二内包层的材质和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外包层和第二外包层的材质和结构相同;所述晶体芯层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且长度和宽度和高度相同的激光晶体芯层和准位相匹配非线性晶体芯层;所述激光晶体芯层一端和准位相匹配非线性晶体芯层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外包层、第一内包层以及晶体芯层相互之间存在折射率差。该器件可用于制备低成本、小体积、高功率得绿色激光,将极大地解决激光显示光源存在的问题,推动激光显示整体性能和价格为大众所接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显示核心光源的元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显示绿光的双包层晶体平板波导器件。
背景技术
激光显示技术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技术之后的第四代显示技术,采用了高饱和度的三基色激光作为显示光源,具有色域范围广、寿命长、环保、节能等优点。红/绿/蓝三基色光源是激光显示的基础,在激光显示产品成本构成中,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光源占系统成本的50%。目前解决绿色激光光源的途径包括了全固态技术、半导体LD等,在全固态技术中,基于准位相匹配晶体的绿色激光器被认为是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准位相匹配技术是非线性光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匹配技术,它是通过线性光学常数或非线性光学常数的周期性调制来实现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增强。激光显示技术进入日常生活中尚存在两个技术瓶颈,一是通过工程化技术开发,解决关键材料的低成本化问题;二是缺少高转换效率、小体积、低成本的绿色激光光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激光显示绿光的双包层晶体平板波导器件,可用于制备低成本、小体积、高功率得绿色激光,同时多光束降低了散斑对比度,将极大地解决激光显示光源存在的问题,推动激光显示整体性能和价格为大众所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激光显示绿光的双包层晶体平板波导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外包层、第一内包层、晶体芯层、第二内包层、第二外包层和衬底;所述第一内包层和第二内包层的材质和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外包层和第二外包层的材质和结构相同;所述晶体芯层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且长度和宽度和高度相同的激光晶体芯层和准位相匹配非线性晶体芯层;所述激光晶体芯层一端和准位相匹配非线性晶体芯层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外包层、第一内包层以及晶体芯层相互之间存在折射率差。
其中,所述第一内包层的材质为SiO2或SixNy,其折射率小于晶体芯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内包层长度和宽度和高度与晶体芯层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外包层的材质为SiO2或SixNy,其折射率相对于第一内包层的相对折射率百分比≤1.5%,所述第一外包层的长度和宽度和高度与晶体芯层相等。
其中,所述衬底为LN或LT或KTP材料中的一种;所述衬底通过光胶或胶合或键合方式中的一种与第二外包层相连。
其中,所述晶体芯层厚度为4-100μm,其宽度和高度与808nm阵列泵浦光源相近,光作用长度范围在1~5mm。
其中,所述激光晶体芯层和准位相匹配非线性晶体芯层的通光端面均需要镀膜。
其中,所述激光晶体芯层的通光端面一端镀膜为AR@808nm/HR@1064nm+ HR@532膜,另一端镀膜为AR@808nm+1064nm+532nm膜或者光胶膜中的一种;所述准位相匹配非线性晶体芯层的通光端面一端镀膜为AR@1064nm+532nm膜或光胶膜,另一端镀膜为AR@532nm膜或HR@1064nm+808nm膜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5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