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6966.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0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宏;林芳;林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万能 试验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检测设备,具体地说一种是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使用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样品力学性能的时候,需要将样品1抬到试验机的底座3上表面的承压板4上面,启动机器后,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门柱5里面的拉带7会上下移动,并带动上压板6对样品施力做出拉伸或挤压的动作。由于有的样品非常笨重,如高吨位的千斤顶,有的样品体积非常大,如直径达到两米以上的管材,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的底座3的上表面距离地面2有60厘米,导致试验人员在将样品抬到承压板4上面的时候,经常要三四个人并使用叉车才能做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改进结构,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在检测样品的过程中,更便捷,更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改进结构,门式电子万能试验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根门柱,门柱上设有拉带,一个上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门柱上的拉带,其特征在于:底座放置在地面所挖设的坑中,底座上表面在两根门柱之间枢设四个滚轮,承压板架设在滚轮上,承压板的下表面与地面位于同一平面并且承压板的长度大于坑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样品时,只要将样品放在承压板的前端,然后通过加装的滚轮使承压板往后移动,这样即可将样品转移到承压板和上压板及试验机门柱的中间进行检测,非常方便快捷,而且非常省力,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操作也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底座3的上表面在两根门柱5之间的位置枢设四个滚轮8,枢设方式可以是多种,例如可以在底座3的上表面固设一个框架,框架上枢设四个滚轮8,这四个滚轮8由于是枢设在底座3的上表面的,所以可以滚动但不能滚走。
门柱5上设有拉带7,一个上压板6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门柱5上的拉带7。
将底座3放置在地面2所挖设的六十几里面深的坑9中,四个滚轮8顶部构成的平面与地面2位于同一平面。
对承压板4做出改进,将承压板4加长,承压板4的长度大于坑9的长度,然后把承压板4架设在滚轮8上,这样承压板4的下表面与地面2位于同一平面,并且承压板4的两边至少有一边伸出坑9而搭在地面2上。
图2中承压板4先位于实线位置,检验样品1时,只要将样品1放在承压板4的前端,然后推拉承压板4,这样通过加装的滚轮8使承压板4轻松往后移动,这样即可将样品1转移到上压板6下方、门柱5之间、承压板4上方的位置进行检测,这时承压板4处于虚线位置,样品1下方的承压板4的下方有滚轮8支撑。这样操作非常方便快捷,而且不需要将样品1抬很高很长距离,非常省力。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中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6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手柄
- 下一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