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歧管组件及排气歧管保温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87690.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隋鹏超;王德成;栗明;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李海建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歧管 保温套 半体 外层金属壳体 保温层 内层 排气歧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 箍紧件 固连 生产效率 整体更换 损坏件 包覆 开合 生产成本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歧管保温套,用于包覆在排气歧管表面,包括内层保温层、固连在所述内层保温层上的外层金属壳体以及箍紧件,其中,所述内层保温层在周向上分为两个内侧扣合半体,两个所述内侧扣合半体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相互分离,从而形成开合端口;所述外层金属壳体在周向上分为两个外侧扣合半体,两个所述外侧扣合半体分别固连在两个所述内侧扣合半体上,所述箍紧件箍设在所述外层金属壳体的外表面。该排气歧管保温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排气歧管或者保温套损坏之后,仅需更换损坏件即可,无需整体更换,这也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排气歧管保温套的排气歧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气歧管组件及排气歧管保温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排气歧管用于将发动机气缸内的废气排出的管道,因发动机缸内的废气是燃烧后的产物,因此排气歧管表面的温度非常高,为了避免排气歧管表面的高温对周围部件造成影响,需要在排气歧管外表面上包覆保温材料,以避免排气歧管表面所辐射出的热量对其他部件造成破坏。
目前没有针对排气歧管专门研发和生产相应的保温套,而是采用手工方式将保温材料包裹在排气歧管上,该种包裹方式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到排气歧管内部而导致排气歧管的清洁度受到污染,增加增压器堵塞风险,并且采用手工包裹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不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手工包裹的方式也越来越昂贵,同时,手工包裹的方式使得保温套的拆卸非常困难,一旦排气歧管损坏,需要附带更换保温套。
因此,提供一种方便拆装,制造简单的排气歧管保温套,以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排气歧管保温套,以便能够使得排气歧管保温套方便拆装、制造简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排气歧管保温套的排气歧管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歧管保温套,用于包覆在排气歧管表面,
包括内层保温层、固连在所述内层保温层上的外层金属壳体以及箍紧件,其中,所述内层保温层在周向上分为两个内侧扣合半体,两个所述内侧扣合半体的一端相连,另一端相互分离,从而形成开合端口;
所述外层金属壳体在周向上分为两个外侧扣合半体,两个所述外侧扣合半体分别固连在两个所述内侧扣合半体上,所述箍紧件箍设在所述外层金属壳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内侧扣合半体相连处还设置有方便所述内侧扣合半体开合的减薄凹槽。
优选的,任意一个所述外侧扣合半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朝向所述内层保温层翻折的折边,在两个所述外侧扣合半体扣合形成所述外层金属壳体时,两个所述外侧扣合半体对接端的所述折边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外层金属壳体的两侧还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内伸出用于盖住排气歧管两侧的连接螺栓的螺栓保温套。
优选的,所述外侧扣合半体与所述内侧扣合半体通过铆钉连接。
优选的,任意一所述外侧扣合半体轴向上的两端还设置有端部扣合半体,在两个所述外侧扣合半体扣合时,每一端的两个所述端部扣合半体扣合形成一个完整端盖。
优选的,所述端部扣合半体与所述外侧扣合半体通过铆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保温套由所述内侧扣合半体褶皱形成,且所述螺栓保温套的厚度小于所述内侧扣合半体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排气歧管组件,包括排气歧管和包覆在排气歧管外部的排气歧管保温套,并且所述排气歧管保温套为如上任意一项中所公开的排气歧管保温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87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