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0276.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履毅;贾忠贵;饶睦敏;吴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流片 电芯 电性连接 正极 负极 本实用新型 电池模组 支架 电池模组单元 电芯一致性 电性连通 固定牢固 挡板 模块化 抵接 两组 相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包括两个支架、多个电芯、分别抵接于两个支架相背两侧的第一汇流片及第二汇流片以及分别抵靠于第一汇流片及第二汇流片表面的挡板;多个电芯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且其中一组电芯的正极与另外一组电芯的负极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汇流片包括电性连通的第三汇流片及第四汇流片,第二汇流片包括第五汇流片及第六汇流片,其中第五汇流片包括第一基片,第六汇流片包括第二基片;其中一组电芯的负极与第三汇流片电性连接、正极与第一基片电性连接,另外一组电芯的正极与第四汇流片电性连接、负极与第二基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单元结构,模块化程度高、固定牢固且电芯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其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整个电池系统的性能与寿命。因此,电池模组的设计已成为电动汽车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为了满足使用要求,经常需要将多个单体电芯组成电池模组。但是,目前的电池模组存在电芯一致性差、固定不牢固等问题。
另外电池模组还具有大容量和高功率输出特性,其在高倍率充放电及高温环境下运行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过高的温度将会导致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衰退、循环寿命急速下降,甚至引起电池“热失控”等安全性问题。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模组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程度高、固定牢固且电芯一致性好的电池模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结构,包括两个间隔相对设置的支架、收容于两个支架之间的多个电芯、分别抵接于两个支架相背两侧并分别与每个电芯的两端电性连接的第一汇流片及第二汇流片以及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汇流片及第二汇流片背离对应支架的表面的挡板;多个电芯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且其中一组电芯的正极与另外一组电芯的负极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汇流片包括电性连通的第三汇流片及第四汇流片,所述第二汇流片包括第五汇流片及第六汇流片,其中所述第五汇流片包括第一基片,所述第六汇流片包括第二基片;其中一组电芯的负极与所述第三汇流片电性连接、正极与所述第一基片电性连接,另外一组电芯的正极与所述第四汇流片电性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二基片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支架对称设置,每个支架包括基板及自所述基板与另外一个支架相对的一侧延伸形成多个收容筒;每个收容筒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基板的连接孔;每个电芯的两端分别收容于两个支架相对应的两个收容筒中并穿过对应两个连接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筒呈圆筒状,所述连接孔呈圆形并与对应一个收容筒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收容筒的直径;所述电芯的形状为圆柱状且直径与所述收容筒的直径相对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基板的第一通孔;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基板的形状对应,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第二通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背离所述收容筒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与所述基板对应,所述第一汇流片与所述第二汇流片分别卡持固定于两个支架的卡槽中;每个卡槽背离所述收容筒的表面延伸形成多个卡柱,所述第一汇流片与所述第二汇流片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卡柱对应的卡孔;所述挡板卡持收容于所述卡槽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筒的内表面延伸形成多个用于紧固电芯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呈长条状且多个固定条呈矩阵分布并垂直于所述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0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