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紊流酸洗时间终点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0294.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勋平;何建锋;吴军;孙立友;陈宝松;梅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洗 时间终点 电位 紊流 参比电极 测量钢板 测量紊流 钢板试样 工作电极 入口管路 储酸槽 酸液 流量计 测量 本实用新型 出口管路 出口连接 电位曲线 入口连接 适用条件 试样表面 酸洗溶液 测试端 出口管 下钢板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紊流酸洗时间终点的装置,包括:酸洗通道,其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酸洗通道内设有钢板试样;储酸槽,其入口通过入口管路与酸洗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储酸槽的出口通过出口管路与酸洗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入口管路或出口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参比电极,其测试端设于所述酸洗通道内,所述参比电极测量酸洗通道内酸液的电位值;工作电极,其与钢板试样的表面接触,所述工作电极测量钢板试样表面的电位值。该装置通过测量钢板与酸液间的电位,根据电位曲线获得紊流酸洗时间终点,该装置适用条件广,可以用于测量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紊流强度的酸洗溶液下钢板的紊流酸洗时间终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紊流酸洗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酸洗过程就是去掉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过程。因此,酸洗时间主要取决于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厚度。然而,由于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因为热轧钢的化学成分、轧制时带钢表面温度、轧制时的加热及终轧温度、冷却速度以及周围介质的含氧量不同,造成氧化铁皮的组成和结构也不相同。因此,热轧带钢酸洗工艺通常使用紊流酸洗的方法。
紊流酸洗是把加热的酸液通过酸循环泵打入酸洗槽,由入口喷射、出口喷射、中间喷射与特制的酸洗槽盖和带钢速度形成紊流。酸液受到酸液中运动的带钢和酸洗时产生的氢气所搅动。带钢表面接触的酸液不断更新,促使氧化铁皮与酸的反应速度加快,缩短酸洗时间。
带钢表面的紊流强度是影响酸洗效率的重要因素,表面紊流度的提高可以大幅提高酸洗速度,而在酸洗槽带钢表面紊流度又与带钢运动速度成正比关系,因此确定对不同紊流强度下的带钢的酸洗时间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目前,现有技术中关于静态酸洗时间终点的判断方法已经有大量学者进行研究,但却缺乏对于判断紊流酸洗时间终点的方法。虽然电位测量是一种能够准确的判定酸洗结束的时间的方法。但是由于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紊流酸洗时带钢高速运行,很难对运动中的带钢进行酸洗电位的测量。
因此,如何获取紊流酸洗时间终点对于带钢酸洗过程有着重要意义,获得准确的紊流酸洗时间终点,不仅有利于生产时对应不同的带钢调节合适的速度,避免过酸洗现象的出现,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生产工艺流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紊流酸洗时间终点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测量钢板与酸液间的电位,根据电位曲线获得紊流酸洗时间终点,该装置适用条件广,可以用于测量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紊流强度的酸洗溶液下钢板的紊流酸洗时间终点。此外,该装置很好的模拟了紊流酸洗时酸洗条件,有利于优化钢板例如热轧碳钢生产过程中的酸洗参数,对酸洗参数的调整具有指导性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紊流酸洗时间终点的装置,包括:
酸洗通道,其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酸洗通道内设有钢板试样;
储酸槽,其入口通过入口管路与酸洗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储酸槽的出口通过出口管路与酸洗通道的入口连接,所述入口管路或出口管路上设有流量计;
参比电极,其测试端设于所述酸洗通道内,所述参比电极测量酸洗通道内酸液的电位值;
工作电极,其与钢板试样的表面接触,所述工作电极测量钢板试样表面的电位值。
由于酸洗过程实际是一个电化学过程,带氧化铁皮的钢板在酸洗溶液酸洗时发生一系列电化学反应,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所产生的电化学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中采用测量酸液以及钢板试样表面的电位值,计算二者的电位值差数,从而了解酸洗过程中的电动势变化情况,并根据电动势不再变化来判断酸洗是否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未经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0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