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磁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0405.6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吕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润隆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K4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体 转子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铜转子 耦合器 涡磁 轭铁 传递扭矩能力 适应环境能力 螺母 振动和噪声 螺栓 对称分布 恶劣工况 高效传递 开槽螺母 通用性强 高粉尘 高海拔 连接杆 高湿 硅胶 磁场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磁耦合器包括轭铁转子、铜转子、连接杆、螺母、永磁体安装转子A、密封圈A、永磁体安装转子B、螺栓、硅胶、永磁体、密封圈B、开槽螺母;永磁体两侧对称分布铜转子及轭铁转子,能够充分利用永磁体两侧磁场,相比单侧利用,传递扭矩能力提高20%。本实用新型在高效传递扭矩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而且适用于高湿、高温、高海拔、高粉尘、高电磁等恶劣工况下,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磁耦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快速膨胀与地球资源日趋短缺形成尖锐的矛盾,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寻求着新能源,虽然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并不能取代现有能源,尤其是近些年,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据统计,我国各类风机、泵耗电占全国工业用电总量的30%以上,尤其是在大型驱动设备上,为了避免启动过程堵转时间较长而损坏电机,一般驱动电机功率为实际额定功率的几倍,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仅此一项便造成能源浪费达16%,此外,一些环境恶劣的工况下,振动严重,造成极大地能源浪费严重。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技术是以现代磁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应用永磁材料所产生的磁力作用,来实现力或者力矩(功率)无接触传递的一种新技术。其电动机与负载连接的扭矩通过气隙传递,整体具有柔性驱动特性,降低了安装的误差要求,有效隔离了振动。在高湿、高温、高海拔、高粉尘、高电磁环境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磁耦合器,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高效传递扭矩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而且适用于高湿、高温、高海拔、高粉尘、高电磁等恶劣工况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磁耦合器,包括轭铁转子、铜转子、连接杆、螺母、永磁体安装转子A、密封圈A、永磁体安装转子B、螺栓、硅胶、永磁体、密封圈B、开槽螺母;所述轭铁转子分布在涡磁耦合器两侧,对称分布,轭铁转子通过连接杆可靠连接,连接杆两端采用双螺母固定,防止在运行过程中螺栓连接松动,连接杆采用阶梯轴结构,长度可根据实际工况需要改变,从而改变铜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的气隙;轭铁转子表面渗氮处理,以增强其耐疲劳、耐腐蚀性能,连接杆表面渗碳处理,增强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铜转子可靠安装在轭铁转子上,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设计有硅胶槽,内充满硅胶,减小铜转子与轭铁转子之间的热阻系数,有利于铜转子散热;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铜合金材质,以保证内置的永磁体不会形成磁短路,并且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表面钝化,防止生锈;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采用铰制孔螺栓连接,过盈配合,保证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的同轴度,铰制孔螺栓连接开槽螺母,开槽螺母上设计有开口销,防止螺栓连接松动。
永磁体N极与S极交替分布,相邻永磁体之间N极与S极形成磁闭环,永磁体镶嵌在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之间,永磁体为扇形,与永磁体安装转子A以及永磁体安装转子B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以保证永磁体可靠固定,所述永磁体表面涂镀环氧树脂,防止永磁体氧化及腐蚀。
永磁体安装转子A与永磁体安装转子B之间设计有密封环A和密封环B,防止灰尘、水蒸气进入永磁体而对永磁体造成腐蚀。
所述永磁体两侧对称分布铜转子及轭铁转子,能够充分利用永磁体两侧磁场,相比单侧利用,传递扭矩能力提高20%。
本实用新型具有通用性强、可靠性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左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轴测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磁联轴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润隆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润隆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0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压力驱动液金属流体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