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笋剥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6139.8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3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如俊 |
主分类号: | A23N7/00 | 分类号: | A23N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71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体 竹笋 剥皮机 本实用新型 剥离机构 剥离装置 回转方向 平行布置 人工操作 上部区域 手指缠绕 自动剥离 辊缝处 剥皮 辊缝 平置 缠绕 剥离 伤害 | ||
1.一种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一、二辊体(41、42)构成的箨皮剥离机构(40),第一、二辊体(41、42)平置且相互平行布置,第一、二辊体(41、42)之间的辊缝上部区域构成待剥皮竹笋(A)的物料导入侧,第一、二辊体(41、42)回转方向相反且辊缝处的辊面的线速度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辊体(41)为接笋辊,第二辊体(42)的辊面上有凹部区域(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部区域(31)与辊面相贯构成前、后轮廓线(31、32),前、后轮廓线(31、32)整体上沿第二辊体(42)的辊长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前、后轮廓线(31、32)的一端近、另一端远的布置,所构成的凹部区域(30)整体上呈角形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廓线(32)处的辊面和凹面之间呈陡立式过渡布置,所述的前轮廓线(31)处的辊面和凹面之间呈平缓式过渡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前、后轮廓线(31、32)位于辊面同一母线(B)的同一侧或分置于两侧,且与母线之间的夹角各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机架(10)上的输送带(20),输送带(20)的出料端与第一、二辊体(41、42)的导入侧衔接,第一、二辊体(41、42)的辊芯线与输送带(20)的带面平行,第一、二辊体(41、42)辊缝处的公切面与输送带(20)带面之间的夹角为3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输送带(20)上布置有导向单元(60),导向单元(60)包括槽长方向与输送带(20)的带长方向一致的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的槽口指向输送带(20)的带面且与输送带(20)的带面之间间隔临近布置,所述的导向槽(61)与输送带(20)的出料端之间设置压料板片(62),所述的压料板片(62)的自由悬伸边延伸到第一、二辊体(41、42)物料导入侧位置处,所述的导向槽(61)出料口至第二辊体(42)的距离小于竹笋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导向槽(61)与横杆(63)相连,横杆(63)两端延伸到输送带(20)带宽的两侧并与机架(10)相连,所述的压料板片(62)的一边与导向槽(61)和/或横杆(63)相连、相对的另一边向第一、二辊体(41、42)物料导入侧位置处悬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笋剥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20)的环形带体绕设在间隔布置的第一、二带辊(21、22)上,第一、二辊体(41、42)辊长方向与输送带(20)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带辊(21)高于第二带辊(22),所述的输送带(20)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20°~40°,输送带(20)的带面的延伸面高于第一辊体(41)的辊芯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如俊,未经王如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61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