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邻深基坑底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7707.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2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杰;杨红伟;张擎宇;瞿超;卢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4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腿结构 底板 基坑 封堵墙 底板连接结构 连接底板 深基坑 截去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浇筑 底板连接 钢筋连接 互相连接 阶梯结构 混凝土 铺平 钢筋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相邻深基坑底板连接结构,两个相邻的基坑互相连接的一侧的封堵墙高过相应的底板的中线的部分均被横向截去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断面;在两个相邻的基坑之间设置新建底板,新建底板连接两个相邻的基坑的两端的下部各设有一倒牛腿结构,倒牛腿结构的上面与新建底板的上面形成一个阶梯结构;每一倒牛腿结构的上面,以及相应断面均形成一个凹槽,每一凹槽内均用混凝土铺平形成连接底板。施工时,现在两个基坑之间设置新建底板和倒牛腿结构,并将倒牛腿结构内的钢筋和封堵墙相应位置的钢筋连接,然后截去封堵墙的上部,在形成的凹槽内用混凝土浇筑连接底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相邻深基坑底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为了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并有效扩展其使用功能,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成为主流趋势。
然而,当新建的地下空间想与相邻已建地下空间打通连接时,已建结构的楼板往往未做任何预留连接措施(如图1所示),相比顶板及中楼板的连接,底板间的连接形式是最复杂,也是工程实施时风险最大的。当底板未预留连接措施,封堵墙凿除至底板底时,已建底板与封堵墙间存在极大的突涌等危险现象,将严重危害深基坑的安全。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相邻基坑的连接结构以及施工方式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目的之一是利用倒牛腿结构及局部凿除封堵墙,在对整个结构进行简化的同时,能够保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的强度,不会发生突涌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相邻深基坑底板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邻的所述基坑,每一所述基坑均包括设置于基坑底部的底板,以及设于两基坑间的封堵墙。
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基坑互相连接的一侧的所述封堵墙高过相应的所述底板的中线的部分均被横向截去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断面;
在相邻的所述基坑侧设置新建底板,所述新建底板与相邻的所述基坑的已建底板的一端的下部籍由一倒牛腿结构连接,所述倒牛腿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新建底板的上表面形成一个阶梯结构;所述倒牛腿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封堵墙的断面齐平,所述新建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已建底板的上表面齐平;
每一所述底板端部均与被截去上部的所述封堵墙连接,且所述倒牛腿结构的上表面,以及相应所述断面均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用混凝土铺平形成连接底板连接所述新建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已建底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倒牛腿结构与相应的所述封堵墙的连接位置均设有连接钢筋,每一所述连接钢筋均在浇筑所述倒牛腿结构时与所述封堵墙内的钢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对已建未预留连接措施的底板结构无需进行改造。
2)新建底板连接构造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保证连接底板的刚度,需在新建底板靠近封堵墙处设置倒牛腿,倒牛腿的设置在地下结构中应用普遍,构造简单,强度高。
3)可保证深基坑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中,封堵墙仅凿除至已建底板厚度的一半处,此举可有效避免此处发生突涌现象,保证深基坑的安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设置完新建底板和倒牛腿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7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