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083.X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8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尚明;伊藤正文;石川和也;竹本和矢;高野茂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晶;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 1 ) 玻璃导光板 曲线要素 波纹度 吸收系数 波长 | ||
一种玻璃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导光板具有:第1面;与所述第1面对着的第2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之间的至少一个第1端面,其中,波长550nm的光的吸收系数为1m‑1以下,所述第1端面的波纹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Wc与波纹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WSm满足式(1)(需要说明的是,式(1)在说明书中定义)。
本申请为2016年11月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90000171.7的、发明名称为“玻璃导光板”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板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以液晶电视、平板终端或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携带型信息终端等中设置有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作为背光源的面状发光装置、及配置于该面状发光装置的光出射面侧的液晶面板。
面状发光装置中存在直下型与边缘照明型,但较多地采用可实现光源小型化的边缘照明型。边缘照明型的面状发光装置具有光源、导光板、反射片、及扩散片等。
来自光源的光自形成在导光板的侧面的入光端面(也简称为入光面)入射至导光扳内。导光板在与液晶面板对着的光出射面及作为相反侧的面的反射面上形成有多个反射点。反射片以与光反射面对着的方式配置,扩散片以与光出射面对着的方式配置。
自光源入射至导光板的光被反射点及反射片反射、自光出射面出射。自该光出射面出射的光被扩散片扩散之后,入射至液晶面板。
作为该导光板的材质,可采用透过率较高且耐热性优异的玻璃板(参见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931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30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当将玻璃板用作导光板时,以玻璃板的切断面(端面)为入光端面的方式配置。在此,由于切断面的状态,因而有时存在产生在光出射面上出射的光的亮度因场所而不均匀的现象(以下,称为亮度不均),从而产生光学特性恶化的问题。
为防止上述光出射面的亮度不均的问题,而研究对入光端面进行加工。然而,以往并未充分考虑为抑制光出射面的亮度不均而应如何处理入光端面的表面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板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当用作导光板时能够抑制亮度不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具有:第1面;与所述第1面对着的第2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之间的至少一个第1端面,其中,所述第1端面的波纹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Wc与波纹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WSm满足下式(1),ng为玻璃板的折射率。
[数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具有:第1面;与所述第1面对着的第2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之间的至少一个第1端面,其中,在以功率谱表示所述第1端面的周期结构时,所述功率谱的形状的空间频率为0.01~10mm-1的范围中的最大峰值位置Sp小于1mm-1。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型滤波片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