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桩负荷信息处理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141.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捷;陈楠开;李建新;谢炳钧;史志鸿;轩敏生;雷志飞;王艳旭;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捷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21/64;G06F21/60;H02J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薛金才 |
地址: | 35031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 无线通讯模块 负荷控制 安全加密模块 信息处理控制 本实用新型 超级电容 通信模块 台区 电源 充电信息 管理费用 集群管理 集群小区 加密模块 居民小区 一对多 集群 管理 安全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居民小区台区下充电桩的集群负荷控制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桩负荷信息处理控制设备,实现一对多的集群小区负荷控制管理。其包括电源、超级电容、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本地通信模块、安全加密模块及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电源分别与超级电容、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安全加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本地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台区下充电桩形成充电桩集群管理,实现对充电桩统一的负荷控制管理,提高充电信息安全,减少管理费用开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设施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负荷信息处理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规模不断扩大,非车载充电设施也在不断发展,到2020年国内充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其中,有大部分的充电站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为便于对充电设备的管理与管控,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国网车联网平台。其中,直流充电桩和部分交流充电桩已通过集成4G通信模块,采用一机一通信卡的无线网络方式,实现与国网车联网平台的联网管理。但是,目前居民小区充电桩在数据无线传输上,尚未对传输通道、数据报文使用安全加密技术,存在数据非法接入、数据被窃取等风险。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一充电桩一4G通信卡,费用高
现阶段居民小区充电桩与后台国网车联网平台的联网方式主要有两种。
(1)一机一通信卡方式:单台充电桩通过通信卡与国网车联网平台系统联网;由于充电桩量大,采用一机一通信卡方式将产生大量的通信资费,以1万台充电桩为例,以现有通信费标准,五年的通信费将达6000万元;
(2)有线组网方式:多台充电桩现场有线网络组网,由其中一台负责与国网车联网平台系统联网。采用有线组网方式,需要在多台充电桩现场之间布线,不仅增加现场施工难度,而且不利于今后扩展。
2.无法集群控制
随着公用充电桩和私用充电桩的不断批量建设,对居民小区的负荷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为避免发生超负荷情况,急需解决实时监控充电桩的充电信息及用电负荷控制情况;若充电桩单台各自与后台充电站监控管理主站系统联网,台区下充电桩未形成充电桩群管理,很难实现对充电桩统一的负荷控制管理。
3.通信信息无安全加密
充电桩内集成4G上网卡,通过无线网络方式,直接与国网车联网平台进行联网。在数据无线传输上,没有对传输通道、数据报文等使用安全加密技术,存在数据非法接入、数据被窃取等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居民小区充电桩的集群负荷控制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桩负荷信息处理控制设备,在台区内实现一对多的充电桩集群控制管理,实现对充电桩群统一的负荷控制管理,提高充电信息安全,减少管理费用开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电桩负荷信息处理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超级电容、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本地通信模块、安全加密模块及用于充电桩负荷信息处理控制主机(简称“控制主机”。下同)通讯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电源分别与超级电容、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安全加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本地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窄带载波和微功率双模无线通讯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加密模块采用SSX1617安全加密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本地通信模块集成用于与充电桩本体进行信息交互的RS-485通信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案的技术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捷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州捷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勘验取证设备
- 下一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断电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