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轨温应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268.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柳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动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湖渡***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应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轨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轨温应力检测装置,包括铁轨,铁轨的底部设有一个数据采集箱,数据采集箱通过两个固定架固定在铁轨的底面上,且固定架均通过紧固螺栓与数据采集箱固定连接,数据采集箱上设有一个轨温应力传感器,且数据采集箱通过导线与轨温应力传感器连接,轨温应力传感器包括一个与导线串接的接线端口、接线端口一端的应力传感器以及应力传感器中心处套接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为二合一设计,能够对轨温和应力进行精确的测量,不仅能够将铁轨的数据实时上传到服务器上进行监控,并且通过了独特的保护结构实现了铁轨对传感器冲击的强度要求以及满足各种室外恶劣条件并长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轨温应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锁定轨温即为钢轨内部应力为零状态时的温度。准确的锁定轨温是轨道工务部门对钢轨进行日常维护及发现问题的重要参照依据。当无缝线路的钢轨轨温与锁定轨温一致时,钢轨的温度力即为零;而当轨温与锁定轨温不一致时,钢轨内部就积聚了应力。轨温监测对于铁线路及机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传统的轨道监测的主要方法有观测桩测量、钢轨红外测温、外移固定式测量、粘贴或焊接式钢轨应变片测量等方法,但目前对于轨道应力、轨温、锁定轨温监测,存在许多的问题:1)人员投入大:运行线路长,需要较多人员的投入来覆盖整个区段内的线路。2)安全隐患大:由于检测人员需待晚间运营结束后在线路上对钢轨进行检测测量,因此其检测准确性及工作安全性受到如可见度、地面结构件、室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3)监测误差大:现有的监测方法较难准确地体现出钢轨的实际运行情况数据,相关数据只能为日后做参考,而无法实时保护安全运行。4)成本花费大:除了投入较多人员周期性的静态对线路区段做监测外;每季度还要使用轨检车及人员对全线路钢轨进行动态检测。在冬夏两季及暴雨季节,更是要不间断对钢轨进行检测。5)数据无保障:在大修季或换轨作业中,无法准确的保障钢轨施工到既定的锁定轨温。并且随着后续的运行,锁定轨温的偏差值会越来越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轨温应力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轨温应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轨温应力检测装置,包括铁轨,所述铁轨的底部设有一个数据采集箱,所述数据采集箱通过两个固定架固定在铁轨的底面上,且所述固定架均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数据采集箱固定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箱上设有一个轨温应力传感器,且所述数据采集箱通过导线与所述轨温应力传感器连接,所述轨温应力传感器包括一个与导线串接的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端口一端的应力传感器以及所述应力传感器中心处套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轨温应力传感器通过一个螺杆穿过所述铁轨并通过六角螺母固定在所述铁轨上,在所述轨温应力传感器和所述导线的外侧还包裹有一层尼龙套。
优选的,所述应力传感器设有若干通孔的柔性支撑基底、应变计、柔性传输线和柔性介质,其中所述柔性支撑基底位于最底部,所述应变计与所述柔性传输线通过引线键合连接为一个整体后粘结于柔性支撑基底的上表面,所述应力传感器穿过所述铁轨并通过所述柔性介质与铁轨的内壁相接合。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与所述铁轨相贴合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一个陶瓷铂电阻以及用于传输陶瓷铂电阻电信号变化的测量引线。
优选的,在所述外壳与所述陶瓷铂电阻之间还填充有氧化铝。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箱的内部设有用于将采集到的铁轨信号传输到接收服务器上的GPRS传输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的轨温应力传感器来对铁轨的轨温和应力进行双重的实时监测,传感器为二合一设计,能够对轨温和应力进行精确的测量,不仅能够将铁轨的数据实时反映到服务器上进行监控,并且通过了独特的保护结构实现了铁轨对传感器冲击的强度要求以及满足各种室外恶劣条件并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动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动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盖旋转开启式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产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