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447.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碧洪;吴群民;王炳生;许衍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流模块 比较器 恒定 恒压模块 输出电压 输入电流 电信号控制 电源供应器 比较信号 基本信号 恒定的 模组 输出功率恒定 本实用新型 应急 输入电压 输入功率 高电平 转换比 预设 发送 节约 能源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模组,包括恒压模块、恒流模块、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电源供应器发送高电平至恒压模块,恒压模块的基本信号与第一比较器的比较信号比较并发出电信号控制电源供应器提供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转换比的变换,使输出电压的值达到预设恒定的电压值;恒流模块的基本信号与第二比较器的比较信号比较并发出电信号控制输入电流使输入电流恒定;恒定的输出电压进入恒流模块,恒流模块的输入电流恒定,所以恒流模块输入功率恒定,即恒流模块输出功率恒定。应用本技术方案可解决LED模组负载单一的问题,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照明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急模组。
背景技术
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日常室内和户外照明的LED灯具也正越来越普及。在LED灯具的电路中,虽然LED的功耗不大,但却要求所提供的电源必需电流、电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要求对LED有一定的过流、过压保护作用。
许多用电设备都配有备用的紧急电力供给,以便当外界电力供应丧失时,用电设备能以备用电力继续运转。生活中诸多方面都需用到应急照明灯具,例如:走廊楼梯、仓库。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此类应急模组设定为恒流输出,会引起输出电压范围受到限制,那么接入的负载也随之受到限制。若负载数量或者串并联连接方式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开发新的电源,这就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应急模组,通过设置功率恒定使得输出电压范围不受限制,解决LED模组负载单一的问题,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节约能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急模组,包括一恒压模块、一恒流模块、一第一比较器、一第二比较器;所述恒压模块连接于一电源供应器和所述第一比较器之间;所述恒流模块连接于所述恒压模块与所述第二比较器之间;
所述电源供应器发送高电平至所述恒压模块,所述恒压模块的基本信号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比较信号比较并发出电信号控制所述电源供应器提供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转换比的变换,使输出电压的值达到预设恒定的电压值;
所述恒流模块的基本信号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比较信号比较并发出电信号控制输入电流使输入电流恒定;
输出电压的一端为输出电压端,输出电压端连接所述恒流模块,恒定的输出电压进入所述恒流模块,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入电流、功率、以及输出功率恒定;
所述恒流模块连接一充电装置,充电装置连接负载,以根据负载所需电压调整输出电压与电流。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比较器连接输出电压端;当输出电压的大小发生变化,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电压同步发生变化;所述恒压模块的比较信号具体为第一基准电压值,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比较信号具体为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电压值;所述恒压模块通过基准电压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电压的比较结果发送电信号控制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转换比的变换。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恒压模块具体为第一芯片U5;第一芯片U5 的第一端口Pin3连接所述电源供应器;第一芯片U5的第二端口Pin5发送控制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转换比的电信号;第一芯片U5的第三端口Pin2设有第一基准电压并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端口Pin5连接于所述电源供应器与输出电压端之间;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转换比为1-D1,D1为第一芯片U5的导通占空比;第二端口Pin5发送不同占空比信号来改变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转换比;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转换公式为
VO=VIN/(1-D1)
其中,VO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