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圆柱电池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8799.X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宋琦;杨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曾晓芒 |
地址: | 4314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单体 支架基板 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电池支架 减震海绵 新型圆柱 圆柱电池 限位片 垫圈 卡接 安装孔内壁 等距离分布 并联应用 侧壁中间 使用寿命 占用空间 自由拼装 安装孔 金属片 外壁卡 位置处 外壁 粘接 支架 检修 电池 组装 测试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圆柱电池支架,包括一号支架基板,所述一号支架基板顶端卡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圆柱电池,且圆柱电池顶端卡接有二号支架基板,所述一号支架基板和二号支架基板均包括一号支架单体、二号支架单体和三号支架单体,所述一号支架单体侧壁中间位置开有安装孔,所述一号支架单体一侧外壁两端均设有限位片,且安装孔内壁靠近两个限位片位置处粘接有减震海绵垫圈,两个所述限位片远离减震海绵垫圈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金属片。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串、并联应用模式自由拼装,既方便了电池组的组装和测试,又节约了支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电池组的能量密度,更好的保护电池,增加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方便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圆柱电池支架。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而锂电池又以容量大、寿命长、安全性高、通用性强及其标准化的尺寸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工业及储能板块。通过性能的优势,锂离子电池逐渐扩大了市场规模,而需求的增长直接导致产能扩张、制造成本下降,这又反过来刺激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锂电池产业就这样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负载需要,通常要使用电池支架将一定数量的锂电池串、并联起来,达到使用要求。目前,可自由拼装支架采用平行式排列,组装后多为长方体,不能满足不同外形需要,且空间利用不足。所以现提出一种新型圆柱电池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圆柱电池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圆柱电池支架,包括一号支架基板,所述一号支架基板顶端卡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圆柱电池,且圆柱电池顶端卡接有二号支架基板,所述一号支架基板和二号支架基板均包括一号支架单体、二号支架单体和三号支架单体,所述一号支架单体侧壁中间位置开有安装孔,所述一号支架单体一侧外壁两端均设有限位片,且安装孔内壁靠近两个限位片位置处粘接有减震海绵垫圈,两个所述限位片远离减震海绵垫圈一侧外壁卡接有同一个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两端均焊接有金属螺帽,两个所述限位片远离减震海绵垫圈一侧外壁均开有安装槽,且两个金属螺帽分别卡接在两个安装槽中,所述一号支架单体两侧外壁均设有卡块,且一号支架单体侧壁设有四个与卡块规格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一号支架单体一侧外壁靠近两个卡块位置均粘接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架单体包括两个一号支架单体,且二号支架单体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三号支架单体包括三个一号支架单体,且三号支架单体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两个所述橡胶垫片规格与均一号支架单体相适配,且橡胶垫片表面开有减震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海绵垫圈类型橡胶棉,且减震海绵垫圈厚度为三到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金属片表面镀镍处理,且金属片通过点焊机与圆柱电池两极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有的一号支架单体、二号支架单体和三号支架单体,可以随意拼接出不同规格的支架,可以根据不同串、并联应用模式自由拼装,既方便了电池组的组装和测试,又节约了支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2.通过设有的金属片和金属螺帽,方便对圆柱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方便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8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散热型电池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高压电池容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