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线折弯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99961.X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2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召儒;黄毅;王惠杰;陈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把手 下把手 折弯钳 扁线 漆包扁线 轴承螺杆 旋钮 滚轮结构 厚度调整 旋钮连接 卡位销 卡置 适配 把手 穿过 | ||
一种扁线折弯钳,包括上把手、下把手和旋钮,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通过轴承螺杆连接,所述轴承螺杆的一端穿过上把手与旋钮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下把手上,所述旋钮可带动上把手位移从而控制上把手和下把手之间的距离,使得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间距与漆包扁线的厚度相适配;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卡置漆包扁线的卡位销,所述卡位销的端部具有滚轮结构,使用者可根据扁线的厚度调整折弯钳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线折弯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折弯钳大部分是针对电缆线的的折弯,电缆线有绝缘皮很厚不易破损;而漆包扁线漆膜脆,折弯时容易破损,影响绝缘效果;并且现有的折弯钳大部分针对圆线,不存在折弯出现变形现象,而扁线折弯容易变形;现有的扁线折弯钳操作繁琐,且没有调节大小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扁线厚度尺寸调节大小。引入轴承,采用杠杆原理,折弯省力;折弯过程采用滚动摩擦,避免漆皮破损;折弯角度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扁线折弯易变形问题,克服漆包扁线折弯漆皮容易破损的不足,提高适用漆包扁线尺寸的折弯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扁线折弯钳,包括上把手、下把手和旋钮,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通过轴承螺杆连接,所述轴承螺杆的一端穿过上把手与旋钮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下把手,所述旋钮可带动上把手位移从而控制上把手和下把手之间的距离,使得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间距与漆包扁线的厚度相适配;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卡置漆包扁线的卡位销,所述卡位销的端部具有滚轮结构。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承螺杆包括转动轴、滚动轴承和方形嵌块,所述转动轴两端开有上螺纹和下螺纹,所述滚动轴承套于转动轴上并镶嵌于上把手中,所述方形嵌块设于转动轴靠近下螺纹处,所述方形嵌块内嵌于下把手中,通过螺母与下把手固定。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滚动轴承包括第一轴承端和第二轴承端,所述第一轴承端的直径小于第二轴承端的直径。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端与旋钮焊接,所述第二轴承端内嵌于上把手中。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上的卡位销与轴承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折弯钳包括上把手和下把手,所述上把手和下把手通过轴承螺杆连接,所述轴承螺杆的一端穿过上把手与旋钮连接,另一端固定在下把手,所述旋钮可带动上把手位移从而控制上把手和下把手之间的距离,使得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间距与漆包扁线的厚度相适配,因此折弯过程折中折弯钳厚度方向与扁线厚度接近,解决折弯过程,扁线朝宽度方向变形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折弯钳的上、下把手相对面上的外侧分别设有一对卡位销,该卡位销的端部具有滚轮结构,滚轮结构通过滚动摩擦,可避免漆包扁线的漆皮受伤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折弯钳的上把手和下把手的长度较长,可利用杠杆原理降低折弯强度,并可直接用手调节厚度尺寸,调节范围大,操作简易。
4)本折弯钳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不占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轴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99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省力钢筋弯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筋弯弧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