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循环油槽的铜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0230.2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6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丁豪豪;柳青;何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海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油槽 油槽组 主油槽 铜套 油槽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内循环 机械加工技术 减小摩擦 循环流动 周期结束 周向间隔 轴向设置 侧面 驻留 副油槽 润滑油 圆筒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循环油槽的铜套,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圆筒状的本体,该本体的内侧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油槽组,本体的内侧面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循环油槽和第二循环油槽,且各油槽组位于第一循环油槽和第二循环油槽之间;每组油槽组都包括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主油槽,且同一油槽组内的各主油槽的中部通过一副油槽连通;所有油槽组的主油槽的一端都与第一循环油槽连通,所有油槽组的主油槽的另一端都与第二循环油槽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每一次打油周期结束,都会有一部分润滑油驻留在铜套的油槽里随着连杆的运动在槽内来回循环流动,实现减小摩擦和降低温度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具有内循环油槽的铜套。
背景技术
为保证连杆铰链结构中直销的稳定,在设计中采用了铁与铜的摩擦,但长时间的摩擦会产生热量,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采用稀油润滑来带走摩擦时产生的热量,以前采用的工字形润滑油槽。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带走摩擦时产生的热量但无法润滑油内循环,需要提高打油次数和提高油量才能带实现降低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循环油槽的铜套,在每一次打油周期结束,都会有一部分润滑油驻留在铜套的油槽里随着连杆的运动在槽内来回循环流动,实现减小摩擦和降低温度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内循环油槽的铜套,包括圆筒状的本体,该本体的内侧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油槽组,所述本体的内侧面还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循环油槽和第二循环油槽,且各油槽组位于第一循环油槽和第二循环油槽之间;每组油槽组都包括若干条沿轴向设置的主油槽,且同一油槽组内的各主油槽的中部通过一副油槽连通;所有油槽组的主油槽的一端都与第一循环油槽连通,所有油槽组的主油槽的另一端都与第二循环油槽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油槽组设有两组且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组油槽组都包括三条间隔设置的主油槽,整体呈王字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循环油槽和第二循环油槽分别位于本体两侧靠近边缘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循环油槽或者第二循环油槽内填充有含油固体润滑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含油固体润滑剂为吸附有润滑油的石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更改铜套内油槽后可以实现在一次润滑注油周期内保持更长时间的润滑效果,润滑油在油槽内来回循环流动,减少了打油频率,增加了润滑时间。
另外,由于第一循环油槽或者第二循环油槽内填充有含油固体润滑剂,即两条循环油槽中的一条填充有含油固体润滑剂。因此,正常工作时,润滑油可通过未填充含油固体润滑剂的循环油槽中来回循环流动,当油质变坏或瞬时缺油时,填充有含油固体润滑剂的循环油槽能够释出,随着循环油槽进入各副油槽和主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内循环油槽的铜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本体;2-副油槽;3-主油槽;4-第一循环油槽;5-第二循环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海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海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0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自动化设备可锁紧直线轴承
- 下一篇:带有弹簧卡扣装置的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