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螺杆的传动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0999.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1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彭琮文;蔡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F16H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肩部 侧面 延伸段 螺杆 传动连接结构 滚珠螺杆 外螺纹段 补强部 穿孔 套固 轴承 本实用新型 精度降低 内螺纹段 齿轮部 皮带轮 同心度 直孔段 轴承组 靠抵 螺合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滚珠螺杆的传动连接结构,包含:一螺杆,具有一肩部,该肩部具有一延伸段及一外螺纹段;一轴承组,套固在该肩部的延伸段,并具有一轴承侧面;一皮带轮,套固在该肩部,并具有一靠抵在该轴承侧面的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一设在该第一、二侧面之间的补强部、一设在该补强部及该第二侧面之间的齿轮部、及一贯穿该第一、二侧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一套置在该延伸段的直孔段、及一螺合在该外螺纹段的内螺纹段。据此,可以增加该螺杆肩部的结构强度,降低螺杆的肩部应力不均的问题,同时避免精度降低及造成同心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滚珠螺杆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滚珠螺杆的传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参阅图1A所示,显示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105112679号一种“侧联机构”的其中一附图;其主要应用于线性模块以及马达轴的侧联机构,包含一轴承座11、一接合件12以及一皮带轮组13。轴承座11固定于线性模块14而包含设置于其上的一轴承141。接合件12连接线性模块且抵靠前述轴承141并枢装于前述轴承座11。皮带轮组13装设于接合件12以及马达轴(图上未示)以带动接合件12旋转,藉以通过接合件12连动线性模块。然而,其至少具有下述需改善的缺陷。
第一、由于皮带轮131是间接设置在该螺杆142上,也就是先在该螺杆142的肩部1421设置该接合件12后,该皮带轮131再套置固定在该接合件12,以便与该螺杆142同动,另外,为了增加该螺杆142肩部1421的结构强度,更在该螺杆142的肩部1421上设置一螺帽15,如此,该皮带轮131、接合件12、及螺帽15的设置虽达成连动及增加该螺杆142肩部1421的强度,但由于构件过多,造成零件成本高及组装费时费工的缺陷。
第二、由于该螺杆142的肩部1421上所设置的螺帽15及接合件12之间、以及该螺帽15与轴承143之间皆具有间隙,因此,造成该螺杆142的肩部1421所受的应力不均。
参阅图1B所示,显示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104220269号一种“滚珠螺杆之动力续接构造”的其中一附图;其主要通过免键式连轴结构将无端部加工的滚珠螺杆16确实紧束连结,进而使动力输入设备串结于另一端侧来续接动力,达到确实动力传递的目的。然而,其至少具有下述需改善的缺陷。
第一、该免键式连轴结构是由续接器17一端搭配螺帽18夹固在该滚珠螺杆16一端,再通过轴承191与轴承座192支撑套固在该续接器17的另一端,最后该皮带轮10再套置固定在续接器17,如此,不仅构件过多,且构件结构过于复杂,同样造成零件成本高及组装费时费工的缺陷。
第二、该免键式连轴结构是夹持固定在无端部加工的滚珠螺杆16处,然而该续接器17是通过呈爪型排列的夹持部171夹持在该滚珠螺杆16的一端,最后再通过螺帽18套固迫紧各该夹持部171,以达成该续接器17与该滚珠螺杆16的连接,而以爪型排列的夹持部171夹持在该滚珠螺杆16的方式会造成该续接器17的中心与滚珠螺杆16的轴心产生偏差,进而发生精度及同心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螺杆的传动连接结构,其主要减少组装构件,提升安装效率与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螺杆的传动连接结构,其主要降低螺杆的肩部应力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螺杆的传动连接结构,其主要避免降低精度及同心度的问题。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珠螺杆的传动连接结构,包含:一螺杆,具有一肩部,该肩部具有一延伸段及一外螺纹段;一轴承组,套固在该肩部的延伸段,并具有一轴承侧面;一皮带轮,套固在该肩部,并具有一靠抵在该轴承侧面的第一侧面、一反向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一设在该第一、二侧面之间的补强部、一设在该补强部及该第二侧面之间的齿轮部、及一贯穿该第一、二侧面的穿孔,该穿孔具有一套置在该延伸段的直孔段、及一螺合在该外螺纹段的内螺纹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0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型打印单元用的丝杆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磁减振器丝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