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1519.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阎修权;杨海波;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罗洋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 散热装置 动力电池 发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 过盈配合 接触热阻 散热效果 过盈量 内壁面 压嵌 屈服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其包括有外壳和若干个散热装置,若干个所述散热装置沿厚度方向压嵌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发热元件和散热片,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具有间隙,所述散热片连接于所述发热元件的底部,且所述散热片的端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通过散热片与外壳之间过盈配合,能够确保散热片与外壳之间紧密接触,降低接触热阻,散热片不会发生屈服变形,从而提高使用频次,且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合理的过盈量有利于散热装置的装取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涉及一种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主要储能形式,其性能的发挥直接制约了电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动力电池性能受温度的影响非常大,温度过高,会加快电池副反应的进行和性能的衰减,甚至导致起火或爆炸,从而引起安全事故;温度过低,电池释放的功率和容量会显著降低,甚至引起电池容量不可逆衰减。因此,动力电池对温度的适应性成为制约其在动力汽车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使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成为电池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技术。
动力电池散热方式主要有自然散热、强迫风冷散热与液冷散热,根据不同的动力电池功率及使用工况选择不同的散热方式,不同的散热方式所需要的成本与设计难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动力电池热管理的目的是使动力电池满足热性能要求且成本合理。目前48V动力电池包由于电压及功率较低,其热管理普遍采用自然散热方式,即通过热传导方式进行散热。现有的动力电池,由于热传导需要部件之间接触才能进行,且热传导的部件压紧在壳体内的底面上,在安装及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造成热传导的部件变形过大,产生的接触力也过大,影响后续取出维修,甚至会导致热传导的部件发生塑形变形,影响后续重复使用频次。同时,部件与壳体也会存在有接触不良,影响热传递效率,导致系统热失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动力电池会导致热传导的部件发生塑形变形,影响后续取出维修和重复使用频次,影响热传递效率,导致系统热失控等缺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动力电池,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外壳和若干个散热装置,若干个所述散热装置沿厚度方向压嵌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发热元件和散热片,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具有间隙,所述散热片连接于所述发热元件的底部,且所述散热片的端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过盈配合。
较佳地,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均延伸出所述发热元件的外表面,且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均与所述外壳之间过盈配合。
较佳地,所述散热片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发热元件的外表面为伸出段,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过盈量为所述伸出段的长度的10%-15%。
较佳地,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壳之间的过盈量为所述伸出段的长度的13%。
较佳地,所述散热片的端部具有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包括有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
较佳地,所述接触端还包括有外壁面,所述外壁面沿靠近所述发热元件的方向弯曲并面向于所述发热元件,所述外壁面与所述贴合面之间的夹角为42-45度。
较佳地,所述散热片为铝片,所述铝片的厚度为0.3mm。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通过散热片与外壳之间过盈配合,能够确保散热片与外壳之间紧密接触,降低接触热阻,散热片不会发生屈服变形,从而提高使用频次,且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合理的过盈量有利于散热装置的装取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1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