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层锚杆的钻孔口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3569.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万雪林;王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05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层 钻孔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土层锚杆的钻孔孔口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喷锚支护是由锚杆(索)、土体、喷射混凝土面板及围懔结构联合组成的支护形式,这种复合体可加固土体结构面和层面,提高土体的整体性和自承能力,抑制变形的发展。在固定锚杆时,需要对土体进行打孔。一方面,由于钻杆反复进出会导致孔口出现塌孔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钻头支持使用,需要给孔内注入水达到给钻头降温;另一方面,注入的水与泥土混合形成的浆液顺着钻孔流出,四处乱流而造成施工现场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土层锚杆的钻孔口保护装置,以达到防止空口塌孔和循环液乱地排放的目的。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土层锚杆的钻孔口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由T型中心管和套管组成,所述T型中心管两端开口,其底侧侧壁开设有一系列沿入口方向孔径依次递减的滤水孔,所述套管套设在T型中心管外周,其顶端与T型中心管的平台连接,其底端与T型中心管外壁密封,所述套管外周沿轴向设有多个与T型中心管平行的条形突出部,所述条形突出部的中部设有弹性连接条,所述T型中心管和套管夹层靠近孔口的一端设有浆液导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T型中心管和套管夹层设有多个与T型中心管外壁垂直且相互平行的加强柱。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与T型中心管和套管夹层相连通,其底部设有浆液导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浆液导出管是沿轴向带有褶皱结构的弹性软管,其顶端设有导流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外侧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与平台一侧铰接,其顶部设有把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层锚杆的钻孔口保护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钻孔中的浆液进入T型中心管,由于浆液中夹杂的颗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积,T型中心管管口附近的颗粒含量少,通过其管壁上对应的大孔径的滤水孔进入T型中心管和套管之间的空间,T型中心管管底附近的颗粒含量多,故管壁上对应的小孔径的滤水孔可以阻止大部分颗粒随着浆流进入T型中心管和套管之间的空间,上述空间积存的浆液通过浆液导出管集中排出。所述条形突出部对装置周围的土体起到紧固作用,避免钻头的旋转造成整个装置的位移;所述弹性连接条对装置内钻头产生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减小对周围土体的破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土层锚杆的钻孔口保护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浆液导流管11横切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台;11-浆液导出管;111-褶皱结构;12-导流斜面;2-T型中心管;21-套管;211-加强柱;22-条形突出部;221-弹性连接条;23-滤水孔;3-盖体;3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3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浴缸龙头(GQ88001‑3)
- 下一篇:面盆龙头主体(GQ8800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