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料接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4344.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6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霍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百瀚卫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7/12;B32B27/02;B32B27/1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制品 接缝结构 热塑性树脂纤维 布料 制品层 本实用新型 树脂胶黏剂 液体阻隔材料 液体阻隔性 医疗防护服 病毒阻隔 密封接合 医疗手术 反应型 高强力 高稳定 胶黏剂 接缝处 固化 衣物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布料接缝结构。所述布料接缝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布料制品层,所述布料制品层包括热塑性树脂纤维制品层,或者,所述布料制品层包括热塑性树脂纤维制品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制品层表面的液体阻隔材料层,至少在其中两个布料制品层的接缝处设置有树脂胶黏剂层,使所述的两个布料制品层密封接合,所述树脂胶黏剂层由能够设置于所述布料制品层表面和/或内部的反应型胶黏剂固化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布料接缝结构及相应的衣物如医疗手术服、医疗防护服等具有高稳定液体阻隔性和病毒阻隔功能,同时具有耐久和高强力等性能,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接缝结构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纺织品、无纺布以及其衍生的复合产品的医疗手术服、工业防护服等的接缝加工产品。
背景技术
纺织品、无纺布以及其衍生的多种复合材料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各种衣物成品,如日常衣物、医疗手术衣、医疗防护服、工业防护服等。在成衣加工工艺过程中,布料需要有接缝。如衣袖、肩部、领口等。常用的接缝技术有缝纫、超声波压合、热贴合等。
在医疗手术服、隔离衣、医疗防护服、工业防护服等应用方面,需要具有很高的阻隔性,防止在其应用环境中,如医院手术室、疫区、化工厂、灾害现场等应用场所,危害物质如体液、血液、细菌病毒、酸碱液体、有毒有机物等穿过衣服损害人体。
为满足以上需求,在以上具有对人体防护功能的衣服的设计和制造中,一方面,通过使用致密纤维纺织与无纺布等布料技术,以及布料与薄膜进行复合,使衣服材料具有阻隔性。另一方面,在布料的接缝、接头等部位,如衣袖接缝、肩部接缝、袖口等,需要通过有效方法保证接缝处的封合,从而使成品衣服具有很好防护性能。同时,医疗手术服需要经过环氧乙烷或者蒸汽灭菌处理,接缝处在这些灭菌条件后需要保持稳定的密封效果。
然而,缝纫、超声波压合和热贴合这些传统的接缝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使用线缝纫的方法在实际上并未形成严密的接缝。布料间的缝隙,以及针刺穿线对布料的破坏实际上使接缝处无法对各种危害液体形成严密的阻隔效果。典型的如工业防护服,通过缝纫工艺做好衣袖接缝后,一般需要在接缝处再贴胶条以达到密封效果。超声波及热封合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超声或者热压条,在接缝处局部加热布料,使两片布料软化或熔融形成一体,之后降温恢复固体状态后形成接缝结构产品。以聚丙烯无纺布为例,温度达到130摄氏度以上时,聚丙烯开始软化并逐渐熔化,从而两片布料接缝处可熔融形成一体的熔体。
超声波和热压合这两种方法理论上可以在接缝处形成连续的密合接缝,从而形成很好的阻隔效果,达到防护危害液体的目的。然而,这两种方法在大规模生产时对工艺条件的设定及稳定性方面有很大的挑战。
超声波方法对压力、超声滚轮表面清洁度等有较高要求。比如在连续生产时,熔融布料会有少许纤维粘结在滚轮表面,随着粘结量的增多以及在滚轮表面的不均匀分布,会使后继生产的产品接缝出现物理性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百瀚卫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百瀚卫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4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