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4458.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山;杨洪;廖慧红;张鸿钧;陈海树;吴维维;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盒 翻边 安装端板 底板 本实用新型 焊接 抗冲击能力 壳体外表面 方向设置 固定设置 壳体结构 两端开口 贴合设置 开口端 贴合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和安装端板,所述吸能盒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端板包括底板和翻边,所述底板与所述吸能盒的一个开口端固定连接,所述翻边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翻边朝向所述吸能盒方向设置,所述翻边与所述吸能盒的壳体外表面相互贴合设置,所述翻边与所述吸能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盒组件,将安装端板的翻边贴合于吸能盒外表面设置,增大了安装端板与吸能盒之间的焊接面积,从而提高了焊接强度,提高了组件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汽车保有量及普及率均越来越高,导致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据统计,正面碰撞是发生最频繁的交通安全事故,其发生概率占交通安全事故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吸能盒设置在前侧梁与其车辆前方侧的保险杠横梁之间,在汽车发生前部碰撞时压溃碰撞吸能盒来吸收冲击能量。发生轻微碰撞时避免前侧梁不变形以及避免散热器和冷凝器等高价部件破损;降低财产损失。当发生正面严重碰撞时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为了提高乘员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尽可能提升每一段吸能结构的吸能效率,提升吸能结构对能量的吸收。
吸能盒焊接端板是连接保险杆与车身的一个部件。保险杆系统需要满足车辆发生低速碰撞后具有很好的拆卸和维修要求,所以吸能盒一般焊接在一垂直端板上,将端板与前纵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便于拆装保险杆。
吸能盒是车体重要的碰撞吸能结构,它将前保防撞横梁与车身连接在一起,组成最重要的碰撞传递路径。在前部碰撞过程中,自身能够压溃变形吸能,并将碰撞力传递到前纵梁和副车架等后面承力结构。吸能盒必须具有稳定的压溃变形模式,以便在碰撞初期就最大限度提高车体的能量吸收。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吸能盒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情况,吸能盒与焊接端板焊接在一起,焊接端板为一平板结构,此种吸能盒焊接区域强度不足,容易出现焊接撕裂。为了加大吸能盒的压溃力及吸能能力,一种现有技术采用了加强整个吸能盒的强度,如增加吸能盒的厚度,在吸能盒内部增加刚性结构体等,这种结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抗冲击作用,但减弱了吸能盒的缓冲作用,效果不佳;另外一种吸能盒通过在吸能盒内部填充泡沫铝,或者增加缓冲作用的结构体,但减弱了吸能盒的抗冲击能力。所以既能够增加吸能盒的抗冲击作用,又能够增强吸能盒的缓冲作用的吸能盒,才能够保障汽车对人体的保护具有好的效果。
为解决吸能盒后端强度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吸能盒组件,包括吸能盒和安装端板,所述吸能盒为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端板包括底板和翻边,所述底板与所述吸能盒的一个开口端固定连接,所述翻边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翻边朝向所述吸能盒方向设置,所述翻边与所述吸能盒的壳体外表面相互贴合设置,所述翻边与所述吸能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平面板结构,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吸能盒壳体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完全覆盖所述吸能盒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沿所述吸能盒开口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吸能盒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吸能盒为矩形壳体,所述翻边有两个,两个所述翻边分别贴合设置于所述吸能盒的两个相对面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的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翻边贴合于所述吸能盒壳体的封闭部分设置。
优选地,所述吸能盒为筒状壳体,所述翻边贴合于所述吸能盒的外壁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4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保险杠零部件装配结构
- 下一篇:汽车尾部防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