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焊接一体式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6656.9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明诺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白洪长 |
地址: | 31547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嵌 接线端子 铜块 铜端子 异形 两侧板面 一体成型 螺钉孔 无焊接 钻孔 二次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 铅酸蓄电池 导电效果 拉丝成型 使用寿命 冲压 正方体 正负极 拉丝 牢度 铜片 凸起 铣边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焊接一体式接线端子,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通过焊接为一体导致牢度欠佳,导电效果欠佳,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接线端子的铜端子包括铜嵌头和铜嵌片,铜嵌头与铜嵌片一体成型构成铜端子,铜嵌片的一侧设有铜嵌头,即铜嵌片一侧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圆柱形铜嵌头,其中一侧圆柱形铜嵌头设有螺钉孔;其要点是所述铜端子的铜嵌片两侧分别设有由异形铜块钎铣二次加工成型的大小两个圆柱形铜嵌头,一侧大的圆柱形铜嵌头设有由钻孔拉丝成型的螺钉孔,异形铜块为长方形的铜片一端两侧板面分别设有大小正方体凸起的铜块,即异形铜块钎铣、钻孔、拉丝、冲压、铣边一体成型。其适合作为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接线端子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特别是一种无焊接一体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目前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之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其中,五金接线端子一般为一种铜嵌件,铜嵌件俗称铜镶嵌件、铜镶件、镶嵌铜螺母、注塑铜螺母等,是镶嵌在塑料里的一种铜质配件,用途极为广泛。现有一些电池极柱或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就采用铜嵌件的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320586936.8,授权公告日2014.04.09,实用新型名称“电池极柱的铜嵌件”;该铜嵌件包括铜嵌件本体,所述的铜嵌件本体为两不同外径的圆柱铜体呈阶梯状同轴排列而成,铜嵌件本体外径较大的一端的轴线方向设有螺孔,铜嵌件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铜脚爪,所述的铜脚爪与铜嵌件本体的轴线方向垂直;该铜嵌件的底部铜脚爪对于来自外部的牵引具有抗击的作用,从铜圆柱旋转产生扭力的角度来看,铜脚爪起到了将铜嵌件与汇流排紧密结合的作用,同时此铜脚爪延伸出铜圆柱部分,也可有利的提高铜嵌件与包铸铅合金以及汇流排之间的导电作用。但是上述主要用于汽车以及大的电信、移动等基础设施上的电瓶极柱,通过压铸一体成型。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无焊接一体式接线端子,使其主要解决现有同类产品通过焊接为一体导致牢度欠佳,导电效果欠佳,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焊接一体式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的铜端子包括铜嵌头和铜嵌片,所述铜嵌头与铜嵌片一体成型构成铜端子,铜嵌片的一侧设有铜嵌头,即铜嵌片一侧的两侧板面分别设有圆柱形铜嵌头,其中一侧圆柱形铜嵌头设有螺钉孔;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铜端子的铜嵌片两侧分别设有由异形铜块钎铣二次加工成型的大小两个圆柱形铜嵌头,一侧大的圆柱形铜嵌头设有由钻孔拉丝成型的螺钉孔,所述异形铜块为长方形的铜片一端两侧板面分别设有大小正方体凸起的铜块。现有同类产品通过压铸或焊接方式形成接线端和固定片,该接线端子通过异形铜块钎铣、钻孔、拉丝、冲压、铣边一体成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使用寿命和导电效果,并配合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加工方便。上述圆柱形铜嵌和以下固定孔的尺寸大小根据生产和装配要求加工,螺钉孔用于电线的连接固定,异形铜块根据该接线端子的尺寸要求配置。
所述铜端子的铜嵌片另一端设有冲压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外径一侧设有凸起的限位耳。上述固定孔用于该接线端子在铅酸蓄电池等产品上的固定安装,其亦可采用现有其它结构形状固定。
所述固定孔的内径一侧设有凹槽口。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该接线端子的使用和固定。
所述固定孔与铜嵌头之间的铜嵌片设有冲压的异形通孔。上述结构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接线端子的使用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生产加工方便,稳定性、安全性好,装配方便,使用寿命长,导电效果好;特别适合作为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接线端子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池接线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明诺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明诺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6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均热功能的电池极柱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蓄电池电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