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7513.X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8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武琼 |
主分类号: | B25J7/00 | 分类号: | B25J7/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体 弹簧 内壳体 插槽 微型机器人 上表面 插块 内腔 阻碍 机器人 天线 保护内壳 电机结构 缓冲减震 上下两侧 微型机器 滑板 下压 倾倒 便利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机器人,包括外壳体和天线,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天线,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安装有内壳体,所述连杆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外壳体相连,所述插块贯穿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后端与插块相连,所述插槽的后端与外壳体相连。该微型机器人,通过内壳体可以将机器人的电机结构装于其中,通过外壳体可以保护内壳体,减少内壳体受到的冲击,通过第一弹簧,达到了阻碍两侧滑板的相互靠近,将分散的力减少,通过第二弹簧不仅阻碍了外壳体的下压,并且阻碍了连杆的倾倒,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防止了机器人的损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在工业、医学、农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等有重要用途。
随着现代技术发展,微型机器人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为人们在各个领域中带来便利,例如申请号为CN204077847U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左轮毂、右轮毂、弹性轮和减震装置,虽然该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其防护装置设置不当,不能有效的保护机器人,使其容易损坏,为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机器人,包括外壳体和天线,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天线,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安装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依次贯穿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转杆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滚轮,所述内壳体的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接块,所述接块的底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板的底部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与内壳体相连,所述滑块贯穿滑道,所述滑板通过第二转轴的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外壳体相连,所述连杆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外壳体相连,所述滑板的外侧上表面安装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的前部外壁安装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一顶杆贯穿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的内腔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前端与第一顶杆相连,所述第二顶杆的前端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端与内壳体相连,所述内壳体的外壁四角均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外壁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外壁安装有插槽,所述插块贯穿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后端与插块相连,所述插槽的后端与外壳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罐体,所述罐体贯穿外壳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外壁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腔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依次贯穿螺母和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叶片。
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硅胶块。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壁四角均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部外壁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的下表面与内壳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型机器人,通过内壳体可以将机器人的电机结构装于其中,通过外壳体可以保护内壳体,及其内部结构,通过天线可以接受遥控信号,使滚轮转动,使机器人移动,通过连杆、滑道、滑板和滑块的配合,可以在外壳体受到撞击时为其分散受力,减少内壳体受到的冲击,通过第一弹簧,达到了阻碍两侧滑板的相互靠近,将分散的力减少,通过第二弹簧不仅阻碍了外壳体的下压,并且阻碍了连杆的倾倒,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防止了机器人的损坏,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武琼,未经陈武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7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和灭火功能的管廊巡检机器人
- 下一篇:一体式防撞移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