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融合型外压力自适应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8768.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3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风;单晔杰;陈祥平;李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芯 共聚弹性体 多层结构 弹性模量 极耳 电池保护板 软体 本实用新型 电池 融合型 外压力 自适应 共聚 薄层 流体 复合结构 太空环境 引出导线 指数分布 逐渐增加 装备需求 螺旋状 正负极 裹覆 卷绕 外压 封装 | ||
1.一种软体融合型外压力自适应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由具有弹性模量梯度的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混合共聚粘流体薄层、卷绕成螺旋状的电池芯、极耳、电池保护板以及导线组成,所述弹性模量梯度是指所述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的弹性模量从内侧到外侧以指数分布的方式逐渐增加,所述的内侧是指靠近电池芯一侧,所述的外侧是指远离电池芯一侧;所述电池芯的正负极由极耳引出,电池保护板与极耳连接后引出导线,所述电池芯、电池保护板以及极耳由混合共聚粘流体薄层裹覆,并封装于具有弹性模量梯度的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的层数为3-5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可承受200MPa的静水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模量的指数分布方式满足公式:E(x)=E0[(h-x)/h]n,其中,x为弹性体多层结构中任意一层中心点位置与最外层中心点位置的距离,E(x)为弹性体多层结构中任意一层的杨氏模量,E0为弹性体多层结构的参考杨氏模量,h为弹性体多层结构的厚度,n为分布指数,其取值范围为所有实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的层数为3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共聚粘流体薄层与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的质量比为1:5-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的层数为3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与混合共聚粘流体薄层组成的复合包覆结构为全软体密封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内部正极膜片与负极膜片的毛刺高度小于6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共聚粘流体薄层的厚度为2~3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共聚弹性体多层结构的总厚度为20~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内部致密无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87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薄膜太阳能发电纸
- 下一篇:封装膜结构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