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编丝网混编网布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0077.1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倬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C1/14 | 分类号: | B41C1/14;B41F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线 网布 混编 丝网 纬线 线径 本实用新型 丝线 等距 平行 丝网印刷效果 混合编织 技术难度 纬线垂直 线径范围 新型网版 高精密 目数 精密 印刷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混编丝网混编网布,网布包括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经线和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纬线,经线与纬线垂直,且经线间距和线径与纬线间距和线径不同。相邻丝线间的距离范围为10µm~500µm,线径范围1µm~500µm。相邻两条纬线间距为经线间距的0.01‑300倍,的0.01‑50倍。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目数和不同线径的丝线混合编织丝网,使网布具有更精密的丝网印刷效果,实现高精密印刷,降低了新型网版制作的技术难度,同时保持网布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丝网印刷技术领域中一种网布,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混编丝网混编网布。
背景技术
在精密丝网印刷技术中,常用的网布均采用单独编制目数和统一的丝网线径。在过去的10年里,丝网目数经历了250目、280目、360目等到430目的变化。随着网布目数增加,印刷线条清晰、平直、毛边等问题减少。高目数网布因具有较密的开口,印刷中银浆的拓宽比较小,因此可用较大的设计线宽印刷出较小的烧结后银浆线宽,可有效提高印刷性能、电池效率和降低湿重。但根据现有的线宽需求,较密开口的网布对新印刷技术的应用和网版的制作造成了一定技术困难。
现有的网布的编织技术中,相邻纬线之间平行且等距,相邻之间经线之间平行且等距,经线间距与纬线间距相同,夹角角度为90°,如图(1)。所述新型的网布编织技术,可根据网版制作的实际需求,对网布编织过程和参数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现实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混编丝网混编网布,以达到规避网结、提高印刷效果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新型混编丝网混编网布,包括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经线和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纬线,经线与纬线垂直。相邻两条经线间距与纬线间距不同,经线间距范围为22µm~150µm,纬线间距范围22µm~150µm,纬线间距L2为经线间距L1的0.01-20倍。
所述丝网为钢丝网布,所述间距为丝网开口,不包括丝网线径。
所述网布丝线线径约为11µm~100µm,纬线线径d2约为经线线径d1的0.01-50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不同目数和不同线径的丝线混合编织丝网,使网布具有更精密的丝网印刷效果,实现高精密印刷,降低了新型网版制作的技术难度,同时保持了网布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网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 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 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 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经线;2、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现实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混编丝网混编网布(如图2),包括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经线1和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纬线2,经线1与纬线2垂直,相邻两条丝线间的距离约为22µm~150µm,编织网布的丝线线径为11µm~100µm,纬线2间距L2约为经线间距L1的0.01~20倍,纬线2线径d2为约为经线线径d1的0.01~50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不同目数和不同线径的丝线混合编织丝网,使网布具有更精密的丝网印刷效果,实现高精密印刷,降低了技术难度,同时保持网布的稳定性。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倬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倬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0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