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装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1298.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6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民;李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中科新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27/06;B32B27/32;B32B15/20;B32B15/18;B32B15/085;B32B15/088;B32B15/04;B32B33/00;H01M2/0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装膜 粘合层 电池 热致变色层 保护层 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实用新型 充放电过程 安全保障 表面颜色 电池安全 电池内部 电池使用 金属箔层 事故发生 温度判断 依次设置 由内向外 预防措施 密封层 软包 显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装膜,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第一粘合层、金属箔层、第二粘合层及密封层,在保护层和第一粘合层之间还设置有热致变色层;为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使电池包装膜热致变色层发生显色变化,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颜色不同判断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高于电池安全设计值时,操作人员可根据电池包装膜表面颜色及时作出电池温度判断以便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池使用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包装膜。
背景技术
铝塑膜包装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电子产品和动力电池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电池制造和使用过程不当造成电池短路对人身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出现安全隐患时,电池本身会产生巨大热量。
目前使用的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铝塑膜结构包含尼龙层、粘合层、金属箔层和密封层,如图1所示。当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生短路、过冲、高倍率放电导致电池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无法从电池表面判断电池内部变化,容易导致电池事故,如起火和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装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包装膜,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保护层、第一粘合层、金属箔层、第二粘合层及密封层,在保护层和第一粘合层之间还设置有热致变色层。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热致变色层覆盖第一粘合层。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热致变色层为带状,且覆盖面积小于第一粘合层的表面积。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热致变色层为分布在保护层和第一粘合层之间的多个显色块。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显色块的形状为星状,多个星状的显色块均匀分布。
作为一个优选项,为了避免热致显色层对保护层的粘结造成影响,所述电池包装膜还包括设置在保护层与热致变色层之间的第三粘合层。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保护层为尼龙层,所述密封层为流延聚丙烯层,所述金属箔层为铝箔或不锈钢箔。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保护层厚度为10~50μm;所述热致变色层厚度为0.1~2μm;所述金属箔层厚度为5~100μm;所述密封层厚度为5~100μm;粘合层厚度为1~5μm。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热致变色层变色范围为40~2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为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当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使电池包装膜热致变色层发生显色变化,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颜色不同判断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高于电池安全设计值时,操作人员可根据电池包装膜表面颜色及时作出电池温度判断以便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池使用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给目前电池极耳提供了较好安全使用保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热致变色层的结构优选为带状或均匀分布的多个星状显色块,该结构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可提高保护层和粘合层粘接强度;另外,星状的显色块更容易辨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在使用的软包锂离子二次电池铝塑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装膜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包装膜结构是在图2所示的包装膜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了第三粘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中科新能源研究院,未经惠州中科新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1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