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2524.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9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定恒;李英亮;余东;王玉琳;弋治军;张旭海;王伟伟;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锅科泰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给煤机 给煤装置 给煤机 水冷壁 炉堂 煤管 动力装置 可移动式 膨胀问题 锅炉 本实用新型 膨胀变形 起吊机构 悬挂设置 一端连接 受热 密封盒 膨胀节 给煤 固连 煤仓 膨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包括:螺旋给煤机、炉堂水冷壁和遛煤管,所述螺旋给煤机一端与炉堂水冷壁连接,所述螺旋给煤机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遛煤管与螺旋给煤机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和螺旋给煤机固连在一起形成给煤装置,所述给煤装置通过柔性起吊机构进行悬挂设置,所述螺旋给煤机通过密封盒与炉堂水冷壁连接,所述遛煤管靠近螺旋给煤机处具有膨胀节管,从而适应受热后给煤装置向下膨胀变形,能够解决给煤机与锅炉之间的膨胀问题,能够解决煤仓与给煤机之间的膨胀问题,能够解决锅炉与给煤装置膨胀后无法给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装置布置在除氧煤仓间,给煤机的入口端与煤仓的下遛煤管相连,出口端通过溜煤装置与锅炉连接。由于锅炉与给煤装置在垂直方向上不可移动,所以在锅炉受热膨胀后,锅炉与给煤装置之间容易拉坏,导致不能正常给煤,所以如何能够克服受热膨胀后的变形造给煤不正常的问题,是摆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前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能够解决给煤机与锅炉之间的膨胀问题,能够解决煤仓与给煤机之间的膨胀问题,能够解决锅炉与给煤装置膨胀后无法给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包括:螺旋给煤机、炉堂水冷壁和遛煤管,所述螺旋给煤机一端与炉堂水冷壁连接,所述螺旋给煤机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遛煤管与螺旋给煤机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和螺旋给煤机固连在一起形成给煤装置,所述给煤装置通过柔性起吊机构进行悬挂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所述螺旋给煤机通过密封盒与炉堂水冷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所述遛煤管靠近螺旋给煤机处具有膨胀节管,从而适应受热后给煤装置向下膨胀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所述密封盒处设置有配风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所述配风管包括:上配风管和下配风管,所述上配风管和下配风管分别位于螺旋给煤机上部和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所述柔性起吊机构为龙门弹簧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通过设置膨胀节可以克服纵向变形造成给煤障碍的问题,通过设置密封盒可以克服螺旋给煤机与炉堂水冷壁的横变形的问题,然后通过设置柔性起吊机构,可以使给煤装置整体适应受热下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旋转给煤机结构的示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锅科泰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锅科泰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2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站锅炉落煤管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