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预制综合管廊销栓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3153.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9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见祥;夏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10 | 分类号: | F16L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销栓 插入端 插入腔 连接装置 圆锥状孔 综合管廊 体内腔 围合 销孔 预制 本实用新型 插入部形状 插口 防水垫圈 防水性能 施工结构 四棱台状 销孔位置 销栓结构 遇水膨胀 圆锥台状 插口端 接口处 提升管 外壁 近似 配合 体内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预制综合管廊销栓连接装置,管廊本体的一端形成插入端,管廊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插口端,插入端处形成围合状的插入部,插入部的围合形状与管廊本体的截面近似,插口端的管廊本体内壁上形成与上述插入部形状配合的插入腔,插入部处设有若干插入部销孔,插入腔对应位置的管廊本体壁上形成与上述插入部销孔位置一一对的插入腔销孔,两者位置对应并组合呈一个完整并连续的圆锥状孔体内腔,该完整并连续的圆锥状孔体内腔内设有销栓。其采用四棱台状的插入端结构,配合圆锥台状的销栓结构,能有效提升管廊接口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销栓的外壁上增设了可遇水膨胀的防水垫圈,进一步提升了施工结构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预制综合管廊销栓连接装置,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综合管廊的不断发展,预制管廊发展迅猛,众多预制管廊已应用在实际项目之中。因为全预制综合管廊具有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进度,施工方便,操作快捷,缩短工期等优点,因此全预制管廊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预制综合管廊接头两侧管廊可能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造成接头松动,从而使得管廊漏水、管线移位甚至损坏,影响管廊的正常使用,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全预制综合管廊销栓连接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预制综合管廊销栓连接装置,有效提升了管廊接口处的承载强度,杜绝管廊接口处位移损坏和漏水现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预制综合管廊销栓连接装置,包括管廊本体,管廊本体的一端形成插入端,管廊本体的另一端形成插口端,插入端处形成围合状的插入部,插入部的围合形状与管廊本体的截面近似,插口端的管廊本体内壁上形成与上述插入部形状配合的插入腔,插入部处设有若干插入部销孔,插入腔对应位置的管廊本体壁上形成与上述插入部销孔位置一一对的插入腔销孔,插入部销孔和插入腔销孔的孔体内腔均呈圆锥状结构,若干段管廊本体依次连接,位于后部管廊本体的插入部插入位于前部管廊本体的插入腔内,且插入部销孔和插入腔销孔位置一一对应分布,插入部销孔和插入腔销孔的锥度相同,两者位置对应并组合呈一个完整并连续的圆锥状孔体内腔,该完整并连续的圆锥状孔体内腔内设有销栓,该销栓整体呈与上述圆锥状孔体内腔配合的圆锥状,销栓的外壁上形成环状的防水垫圈装配槽,该防水垫圈装配槽处套接有至少一个防水垫圈。
优选的,所述管廊本体的截面为矩形框架结构。
优选的,所述插入部的截面为矩形框架结构,插入部整体为四棱台状,插入部的上缘壁处设有至少两个插入部销孔,两个插入部销孔在插入部的上缘壁处呈非贯穿状分布,插入部的下缘壁处亦设有至少两个插入部销孔,所述两个插入部销孔在插入部的下缘壁处呈贯穿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插入腔形状与插入部形状相配合,插入腔的内壁围合形成四棱台状,插入腔的上缘壁处设有至少两个插入腔销孔,两个插入腔销孔在插入腔的上缘壁处呈贯穿状分布,插入腔的下缘壁处亦设有至少两个插入腔销孔,所述两个插入腔销孔在插入腔的下缘壁处呈非贯穿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水垫圈的内径尺寸与环状防水垫圈装配槽的槽底外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插入部整体为形框架结构,插入部的内壁截面呈围合状的八边形结构,相邻的两条长边之间设有一条短边。
优选的,所述防水垫圈的材质遇水膨胀。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全预制综合管廊销栓连接装置的装配工序,所述装配工序如下:
步骤一,位于后部管廊本体的插入部插入位于前部管廊本体的插入腔内,插入部上边缘的插入部销孔和插入腔上边缘的插入腔销孔位置一一对应分布,两者位置对应并组合呈一个完整并连续的圆锥状孔体内腔,插入部下边缘的插入部销孔和插入腔下边缘的插入腔销孔位置一一对应分布,两者位置对应并组合呈一个完整并连续的圆锥状孔体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3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