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将永磁电机中转子与下轴承装配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3743.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周亦骏;吴立华;董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轴承 转子 锥台部 轴体 大端 本实用新型 螺纹连接部 永磁电机 小端面 中转子 工装 装配 转子偏移 驱动板 同轴心 圆心处 卡槽 卡接 左端 损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永磁电机中转子与下轴承装配的工装,包括轴体、螺纹连接部和具有小端面和大端面的锥台部,所述轴体的左端与锥台部的小端面固定连接,螺纹连接部固定连接在锥台部中大端面的圆心处;在轴体上设有用于卡接驱动板的第一卡槽。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转子同轴心地压入下轴承内,避免因转子偏移而导致转子与下轴承发生碰撞,因此会损伤转子或下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永磁电机中转子与下轴承装配的工装。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安装转子时,由于转子200与定子300的吸引,转子与轴承内圈(上轴承400与下轴承500)的定位问题往往比较棘手,一旦转子200与轴承内圈产生碰撞,则有可能会损坏轴承,尤其是针对角接触轴承而言。
为便于安装,现有的装配方案通常是先将转子与某一端的轴承装配到位后,再进行另一端轴承的安装。即:
1)转子200在插入定子300前,先将转子200、上轴承400、上轴承座以及上端盖装配固定,确保转子200与上轴承400不会发生相对运动;2)然后,将下轴承500、下端盖600以及下轴承座装配于电机机壳上。3)再吊装1)中完成装配的转子200、上轴承400、上轴承座以及电机上端盖部件,使转子200穿过定子300,与下轴承500完成装配,如图1。由于转子200与上、下轴承的装配对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上述三步安装方法可以避免两端轴承同时需要精确定位的情况。
然而现有的采用上述方式装配转子时,由于转子200和定子300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转子200压入下轴承500过程中,不能完成保证转子200沿着下轴承500的轴心方向进入下轴承500内,一旦发生偏移,由于转子200的磁力,则会导致转子200与下轴承500发生碰撞,因此会损伤转子200或下轴承50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将永磁电机中转子与下轴承装配的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用于将永磁电机中转子与下轴承装配的工装,包括轴体、螺纹连接部和具有小端面和大端面的锥台部,所述轴体的左端与锥台部的小端面固定连接,螺纹连接部固定连接在锥台部中大端面的圆心处;
在轴体上设有用于卡接驱动板的第一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锥台部中小端面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轴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轴体、螺纹连接部和锥台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工装整体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防止转子在装配过程中,与定子可能发生相互吸引导致的碰撞。因为锥台部与下轴承之间是小间隙配合,所以锥台部可以在下轴承内轴向上自由移动,但是在径向无法较大偏移,从而防止转子与定子的碰撞。
2)能够引导转子与下轴承完成定位。因为轴体与转子连接的一端,存在一定锥度(锥台部),锥台部大端面的尺寸大于轴体,略小于转子轴承端的尺寸,虽然轴体尺寸小于下轴承内圈,无法实现定心要求,但是通过锥台部可以逐渐将转子引导至下轴承中心以实现定心需求。之所以略小于转子轴承端的尺寸是由于轴体上锥台部与转子本身安装存在一定的定位误差,锥台部的锥度配合转子端部的倒角已经足够引导转子进入下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子与上、下轴承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3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滑环修复工具
- 下一篇:定子增密、堆叠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