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移苗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5223.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5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孟亚雄;周振国;王化俊;汪军成;司二静;马小乐;马增科;李葆春;姚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7/20;A01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移苗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等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应用在实验室种子播种装置或幼苗的移苗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实验中采用简易装置在花盆里播种种子时,易造成土质紧密程度不一,播种深度不一,而导致出苗率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耐深播敏感的种子将显著降低出苗率。同样在发芽盒里面发芽的幼苗经过一定天数后移栽入花盆时,通常都是采用简易便携的方式,例如用手刨个坑,用小铲子挖一下,然后就将苗子放里面再在幼苗周围埋上土。这样易造成幼苗入土深度不一,土质紧密程度不一,造成苗期生长发育程度不一,给后续苗期试验统计数据造成很大的误差,影响到最终实验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简易播种移苗器,以达到播种和移苗深度一致,提高出苗率并使长势一致,减少实验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播种移苗器,使用时可根据螺母挡板调节入土深度从而控制播种或幼苗移栽深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移苗播种器,主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主体内部设有动力连杆,动力连杆的顶部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顶部。主体侧壁上设有机关,机关伸出主体,且主体侧壁上设有机关窗口。主体中部和底部还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中央设有限位孔,能够防止动力连杆侧向摆动。主体下方还设有螺纹刻度,螺母挡板连接在螺纹刻度上,通过螺旋可以调节螺母挡板的高度。主体底部通过活动铰接连接有挖土罐。动力连杆底部通过活页连接撑杆。
优选的,挖土罐的形状可以是半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连杆和撑杆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的挖土罐为不锈钢。
有益效果
该简易移苗播种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科学、寿命长、移栽均匀,省时省力的特点。螺母挡板在工作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幼苗移栽深度调节相应挖土深度。移栽均匀,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简易盆栽移苗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2-弹簧、3-机关、4-螺纹刻度、5-螺母挡板、6-限位挡板、7-挖土罐、8-撑杆、9-动力连杆、10-活页、11-限位孔、12-机关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易移苗播种器,如附图1所示,主体1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主体1内部设有动力连杆9,动力连杆9的顶部设有弹簧2,弹簧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顶部。动力连杆9侧壁上设有机关3,机关3伸出主体1,且主体1侧壁上设有机关窗口12。主体1中部和底部还设有限位挡板6,限位挡板6中央设有限位孔11,能够防止动力连杆9侧向摆动。主体1下方还设有螺纹刻度4,螺母挡板5连接在螺纹刻度4上,通过螺旋可以调节螺母挡板5的高度。主体1底部通过活动铰接连接有挖土罐7。动力连杆9底部通过活页10连接撑杆8。
进一步地,挖土罐7的形状可以是半圆柱形。
使用时可根据幼苗移栽深度旋转螺母挡板5以调节挖土罐7入土深度。手持主体1,将挖土罐7按入土中,直至螺母挡板5接触到土壤表层时停止;再向上提起移苗播种器,此时播种器挖土罐7内带有土壤。将种子或幼苗放入土坑中,然后拉下机关3,机关3通过动力连杆9、撑杆8、活页10最终使挖土罐7张开,土壤落入土坑中,即完成了一个操作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5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杯(鱼戏杯)
- 下一篇:陶瓷茶壶(蓝莲花提梁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