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6683.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于成龙;潘武义;高大勇;徐纲;龚建波;杨晓洁;陈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王中云;潘晋祥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叶轮 进气机匣 间隙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测量装置。包括与进气机匣的内径一致的环形套和用于沿所述环形套内壁伸入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测量钢丝,所述环形套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测量钢丝的开口,所述环形套的底端向外弯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环形套的底座,所述开口上形成有斜边且位于与底座相接处形成有水平边,所述斜边与所述水平边相接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测量钢丝沿轴向运动的锐角。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与不同直径的测量钢丝相互配合,不依赖于任何传感器,检测手段方便实施,且更直观的获取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使获取数据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离心式涡喷发动机而言,离心叶轮作为高速运转的重要转子部件,其承担着重要的进气压缩的重要过程,在高转速和高压气比条件下还需要保持稳定的进气流量。因此其与进气机匣之间间隙的测量和控制十分重要,其间隙既要保证高速下安全无剐蹭,又要保持尽可能小的间隙以减小空气扰动提高增压比。
现有技术中针对叶轮与进气机匣之间间隙的检测方法包括:1、放电探针叶尖间隙测量,其基于火花放电的原理对叶尖间隙进行测量;2、涡电流叶尖间隙测量,其利用金属切割磁力线产生磁场变化的方法来测量叶尖间隙;3、超声波叶尖间隙测量,其利用被传感器激励的超声波通过叶尖间隙空间并在叶尖被反射回来,传回声波并被传感器接收到,再经处理器输出数据得到激励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再根据一定关系得到叶尖间隙。但上述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都较为复杂,且对传感器的要求较高,从而提高的相应的检测成本。由此可见,能否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装置,以避免使用传感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检测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测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测量装置,包括与进气机匣的内径一致的环形套和用于沿所述环形套内壁伸入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测量钢丝,所述环形套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测量钢丝的开口,所述环形套的底端向外弯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环形套的底座,所述开口上形成有斜边且位于与底座相接处形成有水平边,所述斜边与所述水平边相接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测量钢丝沿轴向运动的锐角。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测量钢丝且呈水平的底边和与所述底边相接形成所述锐角的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的开口呈梯形,且所述锐角位于所述梯形的底角,以便于通过所述开口观察叶轮与测量钢丝的接触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钢丝包括多个不同直径的测量钢丝,以便于检测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套的底端开口向外弯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环形套的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套通过底座与发动机的安装盘固定连接,以便于安装盘驱动环形套与叶轮做反向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钢丝伸入叶轮与进气机匣间隙的长度等于所述环形套的内壁周长除以所述叶轮叶片的数量。
作为优选:所述锐角的角度值为50~70°。
作为优选:所述锐角的角度值为60°。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的数量为2~8个,且沿所述环形套呈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的数量为4个,且沿所述环形套呈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6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酿酒原料平铺晾晒设备
- 下一篇:新型货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