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热管的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7112.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烁祺;卢兰光;冯旭宁;欧阳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52;H01M10/42;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绝热 热管 单体电池 导热铝片 热失控 热管模块 抑制装置 热管组 流道 铝板 底座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电池 电动汽车电池 本实用新型 安全设计 电池表面 对流换热 管理技术 有效控制 冷凝段 蒸发段 温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的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抑制装置,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电池模组、流道、底座以及铝板外套;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相同的电池‑热管模块单元;各电池‑热管模块单元包括单体电池、绝热外套、导热铝片各2个以及热管组、绝热条各1个,两单体电池固定于绝热外套内侧,两导热铝片位于两单体电池之间,两导热铝片通过绝热条与热管组内各热管的蒸发段固定,热管下部的冷凝段置于流道内进行对流换热;电池模组整体通过底座与前后铝板外套进行固定。本装置可有效控制电池模组的温度和电池表面温差,同时抑制电池模组内的热失控扩展,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为电池模组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指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的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锂离子动力电池(以下简称“动力电池”)作为一种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高、自放电率低的动力电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内。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与应用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动力电池发生机械滥用、电滥用、热滥用时,均有可能触发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对于动力电池系统而言,一个电池包包含若干个电池模组,一个电池模组又包含若干节串联或并联的单体电池。单体电池热失控所释放的能量,很可能转递给周围的电池造成电池模组内的热失控扩展,进而造成电池包内的热失控扩展。单体电池热失控所释放的能量有限,但若发生热失控扩展,造成电池模组乃至电池包的热失控,则将释放出50-100kgTNT当量的能量,造成极大的危害,可能导致电动汽车发生起火、爆炸等情况。因此,当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必须抑制热失控在电池模组内发生扩展,严格将热失控限制在单体电池内。
目前绝大多数电动汽车内的电池模组结构,均为单体电池之间直接接触或者在单体电池之间增加导热铝片进行散热,如上汽EV/HEV的电池模组结构,这种电池模组的设计结构,虽然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成组效率,但对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导热效果有限,并且当热失控发生时无法抑制电池模组内的热失控扩展。而目前用于抑制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的专利较少,专利201410232534.7利用建模仿真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在电池单体之间增加隔热层抑制热失控扩展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由于动力电池的温度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寿命降低、电池模组一致性减弱等,增加隔热层仅能用于抑制热失控扩展而不能起到电池热管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热管的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抑制装置,该电池模组结构相对于其他基于热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更高的成组效率,并且可以用于抑制电池模组内的热失控扩展。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以4节电池构成的电池模组为例阐述其热失控扩展抑制结构,多节电池结构与之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热管的电池模组热失控扩展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用于传递冷却液体的流道、底座以及铝板外套;所述电池模组通过电池模组下部的底座和两侧的铝板外套进行固定,所述流道固定于电池模组下部;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沿电池模组厚度方向依次布设的电池-热管模块单元;
各电池-热管模块单元均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绝热外套和固定于绝热外套内侧的2节单体电池、1个热管组、1个绝热条以及2个导热铝片;其中,位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绝热外套分别与所述铝板外套直接接触,各单体电池一侧与相应绝热外套内侧直接接触,各单体电池另一侧分别与1个所述导热铝片直接接触;所述热管组由多个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热管构成,各热管上端为蒸发端,各热管下端为冷凝端,各热管的蒸发端均通过所述绝热条分别与2个导热铝片固定,各热管的冷凝端置于所述流道内,且热管与流道之间采用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7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
- 下一篇: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锂离子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