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除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7848.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9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彭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2 | 分类号: | B24B21/02;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228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除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管除锈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管使用或生产中,由于锈蚀常常要对钢管进行除锈作业,现有打磨装置覆盖面积小,弧形表面打磨不均匀,效率低,这仍有待于技术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管除锈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管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驱动辊为一个并通过驱动辊轴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驱动辊轴上套设有一内轴套,轴套通过连接体连接有壳体,内轴套外套设有轴向分布的两个外轴套,两个外轴套分别连接有两个支臂,两个支臂分别呈弯曲的肘型“﹤”结构,两个支臂肘弯内侧相对,支撑辊为两个分别连接在两支臂的肘弯处,变向辊为两个分别连接在两支臂的自由端,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的轴线平行,两支臂间设有将两支臂自由端推开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外套设有环形砂带。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支臂间设有限位块,支臂靠在限位块上后两变向辊间隙五毫米至二十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连接有防护翼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对两支臂或两变向辊施力,克服弹簧弹力使两变向辊靠近,然后将环形砂带套在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外,依靠弹簧弹力用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将砂带撑开,两变向辊间砂带为绷紧平直状态,可对平面进行打磨,将砂带落到钢管表面并施力,砂带随钢管表面弯曲变形,两变向辊克服弹簧弹力靠近,即可打磨钢管表面,覆盖面积大,弧形表面打磨均匀,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1驱动电机;2驱动辊;3支撑辊;4变向辊;5驱动辊轴;6内轴套;7连接体;8壳体;9翼板;10外轴套;11支臂;12提手;13砂带;14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钢管除锈装置设有驱动电机1、驱动辊2、支撑辊3和变向辊4,驱动辊为一个并通过驱动辊轴5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驱动辊轴上套设有一内轴套6,轴套通过连接体7连接有壳体8,壳体连接有防护翼板9,内轴套外部套设有与其同轴的轴向分布的两个外轴套10,两个外轴套分别连接有两个支臂11,两个支臂分别呈弯曲的肘型“﹤”结构,两个支臂肘弯内侧相对,支撑辊为两个分别连接在两支臂的肘弯处,变向辊为两个分别连接在两支臂的自由端,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的轴线平行,两支臂间设有将两支臂自由端推开的弹簧,弹簧可为压缩弹簧,也可为扭簧,扭簧簧卷套在一个外轴套上,本实施例弹簧未示出,壳体上设有提手12,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外套设有环形砂带1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对两支臂或两变向辊施力,克服弹簧弹力使两变向辊靠近,然后将环形砂带套在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外,依靠弹簧弹力用驱动辊、支撑辊和变向辊将砂带撑开,两变向辊间砂带为绷紧平直状态,可对平面进行打磨,将砂带落到钢管表面并施力,砂带随钢管14表面弯曲变形,两变向辊克服弹簧弹力靠近,即可打磨钢管表面,覆盖面积大,弧形表面打磨均匀,效率高。
实施时,两个支臂间设有限位块,支臂靠在限位块上后两变向辊间隙五毫米至二十毫米,具有更好的包裹性。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凡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广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78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