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19814.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118;B29C64/321;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查俊奎 |
地址: | 214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机构 挤压机构 自动加载 副料 主料 打印 本实用新型 自动检测 出料管 连接板 防滑 滚轮 换料 换色 剪断 电机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电机(1)、连接板(2)、防滑滚轮(11)、挤压机构(3)和Y型出料管(4),在传统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特制挤压机构实现无料自动检测,在主料丝用完的情况下自动加载副料丝进行打印,进而实现3D打印机自动换料,同时可以人为剪断主料丝自动加载副料丝实现换色打印,提高了3D打印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的应用场合也变得更为广泛和深入,桌面级FDM型3D打印机更是以价格低廉、操作便捷走进家庭和学校。
在熔融堆积成型3D打印过程中,利用挤出机带动料丝进入喷头,然后挤压出喷头中熔融的料丝从喷嘴挤出。但是在打印途中会出现料丝用完的情况,需要操作人员长时间坚守在打印机旁进行手动换料,如果没有及时更换料盘,打印就会失败,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料丝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利用特制挤压机构实现无料自动检测和副料丝自动加载,进而实现自动换料和换色打印,提高了3D打印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电机(1)、连接板(2)、防滑滚轮(11)、挤压机构(3)和Y型出料管(4),所述连接板(2)的相对两侧朝连接板(2)内侧面折弯从而形成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电机(1)固定在连接板(2)的外侧面,所述电机(1)的转轴穿过设于连接板(2)的通孔且轴的自由端与防滑滚轮(11)连接,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绕着固定部转动,所述挤压机构(3)的数量是两个且两个挤压机构(3)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所述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可调, 所述连接板(2)的上翻边设有两个气动接头,所述连接板(2)的下翻边设有一个气动接头,所述三个气动接头内均设有塑料导管(24),所述Y型出料管(4)具有一出口端和两入口端,所述Y型出料管(4)的出口端与下翻边上的气动接头连通,所述Y型出料管(4)的两个入口端分别在朝向两个挤压机构(3)的旋转部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滚轮(11)的外圆周面具有防滑齿。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微型电机(31)、空心铜柱(32)、螺丝(33)、摆杆(34)和导轮(35),所述微型电机(31)利用若干空心铜柱(32)固定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上,所述摆杆(34)的一端与微型电机(31)的转轴连接,所述摆杆(34)的另一端具有凹状的安装槽,所述导轮(35)通过螺钉(36)安装在摆杆(34)的安装槽中且导轮(35)可自由转动,所述导轮(35)安装用于测试导轮(35)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所述微型电机(31)带动摆杆(34)转动来调节导轮(35)与防滑滚轮(11)的间隙距离。
进一步地,包括两个传动导轮,两个传动导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板(2)的内侧面且对称分布在防滑滚轮(11)的左右两侧,两个传动导轮位于上翻边和挤压机构(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传统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特制挤压机构实现无料自动检测,在主料丝用完的情况下自动加载副料丝进行打印,进而实现3D打印机自动换料,同时可以人为剪断主料丝自动加载副料丝实现换色打印,提高了3D打印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19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3D打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向同轴导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