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衬防腐油水井管专用接箍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1703.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吉增胜;黄周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晟大钻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E21B17/0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 防腐 油水 专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衬防腐油水井管专用接箍,其中所述的内衬防腐油水井管专用接箍,包括油管、管接箍,所述的油管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所述的油管内部紧密结合有内衬管,所述的内衬管的长度大于油管的长度,内衬管的端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的翻边的端部为斜面,所述的斜面的角度为65°,所述的外螺纹的端部倒角与翻边的端部的斜面在同一个斜面上;所述的管接箍两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管接箍中间嵌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侧设置与翻边的端部的斜面相对应的斜面;优点为:两侧的内衬油管挤压管接箍,在65°斜面处充分的接触,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很好地解决了管箍易腐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衬油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衬防腐油水井管专用接箍。
背景技术
在工业油井管柱中的油、套管现场使用中,常有油、套管因腐蚀而失效的问题发生,这是因为普通油、套管抗腐蚀能力差。为防止油、套管腐蚀,有些单位使用不锈钢材料的油、套管和接箍,这样是解决了腐蚀问题,但造价太高,不符合降本增效的理念;也有些单位使用不锈钢内衬油、套管,但管体与内衬间的空隙不能密闭,管体内壁还是能受到腐蚀,尤其管体螺纹和接箍容易受到腐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衬防腐油水井管专用接箍。
本实用新型新的技术方案是:内衬防腐油水井管专用接箍,包括油管、管接箍,所述的油管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所述的油管内部紧密结合有内衬管,所述的内衬管的长度大于油管的长度,内衬管的端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的翻边的端部为斜面,所述的斜面的角度为65°,所述的外螺纹的端部倒角与翻边的端部的斜面在同一个斜面上;所述的管接箍两端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管接箍中间嵌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侧设置与翻边的端部的斜面相对应的斜面。
所述的内衬管和密封圈采用聚乙烯、聚丁烯、改性聚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或聚偏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65°的斜面,两侧的内衬油管挤压管接箍,在斜面处充分的接触,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解决了管箍易腐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油管,2为管接箍,3为内衬管,4为翻边,5为外螺纹,6为斜面,7为内螺纹,8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内衬防腐油水井管专用接箍,包括油管1、管接箍2,所述的油管1端部设置有外螺纹5,外螺纹5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所述的油管1内部紧密结合有内衬管3,所述的内衬管3的长度大于油管1的长度,内衬管3的端部设置有翻边4,所述的翻边4的端部为斜面6,所述的斜面6的角度为65°,所述的外螺纹5的端部倒角与翻边4的端部的斜面6在同一个斜面上;所述的管接箍2两端设置有与外螺纹5相对应的内螺纹7,管接箍2中间嵌有密封圈8,密封圈8的内侧设置与翻边4的端部的斜面6相对应的斜面。
所述的内衬管3和密封圈8采用聚乙烯、聚丁烯、改性聚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酰胺或聚偏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晟大钻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晟大钻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1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基础预埋工字钢柱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