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膨润土竖向防污隔离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25787.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5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超;黄根清;杨佳林;于泽溪;陈冠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润土 隔离墙 水泥 墙体 防污 竖向 本实用新型 高渗透性 岩土层 导墙 地表 不透水土层 地下水渗流 抗变形能力 污染物扩散 材料配比 侧向压力 墙体材料 上覆压力 上游水位 施工工艺 下游水位 渗透性 作业面 顶面 抗剪 地基 污染源 调控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膨润土竖向防污隔离墙结构。包括水泥‑膨润土墙体及其材料配比,以及设置在水泥‑膨润土墙体地表部位两侧的导墙,水泥‑膨润土墙体从地表经高渗透性岩土层贯穿到相对不透水土层中,在高渗透性岩土层形成稳定的上游水位面和下游水位面;在水泥‑膨润土墙体和导墙顶面及周围地面的上覆结构。本实用新型墙体材料兼具含水量高、渗透性低、抗变形能力强、抗剪强度较高等优点,作业面小,简化了竖向防污隔离墙施工工艺;制成隔离墙用于集中污染源地下水渗流调控和污染物扩散防控,特别适用于上覆压力或地基侧向压力较大的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渗流调控与地下水土环境污染防控的结构,具体涉及了一种水泥-膨润土竖向防污隔离墙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造成了严重地下水土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等废弃物集中处置场(特别是,数以万计的未达标简易城市固废填埋场或堆场)普遍存在地下污染的问题,大量工业企业搬迁后所遗留的场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显著超标。竖向防污隔离墙是有效控制上述污染源污染周边地下环境的主要技术手段。
与美国盛产高品质天然钠基膨润土不同,我国国产天然膨润土绝大多数是钙基膨润土。与钠基膨润土相比,钙基膨润土泥浆的膨润土一般不易分散形成所需的黏性不沉淀悬浮液。在相同条件下,以钙基膨润土或改性钙基膨润土配制的土-膨润土在防渗性、吸附性等多项主要工程特性上不如天然钠基膨润土配制的土-膨润土,难以达到地下污染防控的技术要求。
土-膨润土、塑性混凝土等竖向防污隔离墙施工过程主要由“开挖沟槽/泥浆护壁、回填/置换泥浆”两个主要步骤组成,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同时,常用的土-膨润土竖向防污隔离墙墙体材料抗剪强度较低,难以承受较大的上覆压力或地基侧向压力,易产生较大变形,影响上述工况下竖向防污隔离墙的完整性和长期服役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水泥-膨润土竖向防污隔离墙结构,以水泥、国产钙基膨润土或改性钙基膨润土及水为主要原料混合制成高含水量、低渗透性、抗变形能力强、抗剪强度较高的竖向防污隔离墙墙体材料,提出了适用于较大上覆压力或地基侧向压力工况的水泥-膨润土竖向防污隔离墙结构,并简化了常用的竖向防污隔离墙施工工艺,增加有效防控我国地下污染的技术途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置于上游水位面和下游水位面交界处的水泥-膨润土墙体,以及设置在水泥-膨润土墙体地表部位两侧的导墙,水泥-膨润土墙体设置在高渗透性岩土层中,墙体下部嵌入高渗透性岩土层之下的相对不透水土层中,水泥-膨润土墙体从地表经高渗透性岩土层贯穿到相对不透水土层中,在高渗透性岩土层形成稳定的上游水位面和下游水位面;在水泥-膨润土墙体和导墙顶面及周围的地面上设置有上覆结构(如表面盖层或围堤等)。
所述的高渗透性岩土层的高渗透性是指渗透系数大于1×10-7cm/s。
所述的水泥-膨润土墙体材料为水泥/膨润土/水的混合物,部分水泥可由磨细粒状高炉炉渣或粉煤灰替代,替代率为40%~90%质量,其中水泥与磨细粒状高炉炉渣或粉煤灰的质量之和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5%~30%;膨润土泥浆质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70%~85%,其中膨润土质量占膨润土泥浆质量的5%~10%。
所述的水泥-膨润土墙体材料为水泥/膨润土/水的混合物、磨细粒状高炉炉渣/水泥/膨润土/水的混合物或粉煤灰/水泥/膨润土/水的混合物。
具体地,所述水泥/膨润土/水的混合物中,水泥质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5%~30%;膨润土与水制成的膨润土泥浆质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70%~85%,其中膨润土质量占膨润土泥浆质量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25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袖阀管注浆辅助装置
- 下一篇:地下连续墙